廚房空間的設計沒有隔間牆,結合吧台與中島概念的檯面為主要界定空間的區物。櫃體門片刻意採可透視的清玻璃,讓屋主拿取物件更方便,而復古的刷漆方式,更讓廚房的視覺效果更加突顯,成為令人駐足賞景、留戀的空間。
在挑高的格局裡,必須依照居住者的需求適當隔間,但在此處,設計師為了讓空間感放大,刻意在二樓以拉門做為主要的空間區隔手法,讓空間的使用更靈活之外,也減少隔間牆所帶來的成本。
從事室內設計多年,住了30多年的自家橫長形老屋飽受窗框滲水產生壁癌、管道間老鼠入侵等問題的困擾,因此決定重新改造,更符合目前居住成員的實際需求。樓下原有三個房間,把其中一房隔間牆拆除,改為工作區,再利用雙面櫃區隔使用空間,透過雙走道設計,讓生活動線更流暢。
身為科技新貴的屋主,買下兩間相鄰的30年老屋,希望透過紘幃室內設計的專業規劃,把兩戶整合為大坪數的鄉村風住宅。因為共用管線位於兩戶中間,因此設計師雖拆除兩戶的隔間牆及封閉的夾層,再利用挑高4米2的優勢,以空橋銜接重新規劃於兩側的夾層。客廳採挑空設計,並且創造室內花園造景,營造歐洲戶外廣場氛圍,讓兩棟獨立的住宅,透過廣場與空橋串連在一起,不但樓梯避開大樑、空橋通道也巧妙結合了管道間。
開放式空間給予人寬敞、舒適感,有些人會希望室內隔間越少越好,但全開放式設計恐怕會給人「一覽無遺」的視覺感,而且有時候依據空間的不同使用、適當地切割空間仍是必須的。但是區隔空間不代表一定要作實體隔間牆,禾創室內設計的周湧鈞設計師就相當擅長運用半牆面或穿透式櫃體等方式靈活區隔空間。
工作區採三面全玻璃的隔間牆,界定了空間範圍卻解放眼睛與心靈的框架,使空間變得輕盈且無拘束。謹守「少即是多」的設計原則,除了空間硬體外,連工作桌、座炕等傢具均採用水泥為素材,展現最低限的簡約。
為閱讀習慣迥異的夫妻所規劃的書房,一道L形平檯從書架兼隔間牆延伸至窗邊。木作平檯內設鐵件以加強承重力,是妻子盤腿看書、賞景的座椅;平檯末 端抬升,形成丈夫專屬閱讀桌。
空間中的視覺美感,不只來自於建材的挑選以及色調的使用,有時候僅以線條也能為空間帶出獨特的風格。奇逸空間設計擅長藉由比例上的規劃調配,搭配建材以及結構的設計,抓出獨特的線條美,藉由各種的線條營造,豐富家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