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20年的透天三層老屋,屋主鍾愛居家幽靜的環境不捨搬離,由於屋型本身較為狹長,空間屬性界定不清,經常活動的公共空間、書房、更衣室都因長年居住而堆滿雜物,較長的過道和頂樓的房間則變成被忽略的閒置區塊,設計師歸納屋主一家人個別的需求,透過原始、自然、樸質的材質,讓老屋獲得新生命;移除沉重的牆面,將空間還給居住者,透過簡化隔間和清玻材質,以框景的概念創造屋裡的每一處風景。
整個公共區域從玄關右側起,客廳、餐廳與鋼琴演奏區,與沙發區開放連貫,寬敞的L形空間,加上通透的書房,整體形成一個完整的公共空間。客廳以木紋石電視牆與局部清玻璃,創造出開闊的視野,也適切調和空間輕重比例,帶出休閒軟調的現代簡約氣氛。
穿透式設計,顧名思義便是讓空間具有穿透感的設計手法。此種設計手法常見的材質包括清玻璃、霧面玻璃、格柵等等,也常搭配拉門、牆面與端景設計,能夠有效地保持空間的通暢視覺,同時也有豐富空間層次感的效果。運用在小坪數空間中,可以保有空間界定同時又能放大空間感,而在大坪數空間裡,則可以搭配變化手法,形成獨具創意的造型設計。
古典風格的奢華和高雅是許多女性朋友嚮往的居家特質,繽紛設計的設計師要告訴大家,如何用一道門馬上營造出古典風格的精緻典雅。書房需要有獨立的隔間,但又需要讓視覺放大,因此使用清玻璃門片隔間是很常見的。設計師利用了線板的概念製作拉門的門框,即使顏色淡雅,但仍能符合古典風格的特質,呼應空間的風格。
以現代混搭風為設計主軸,齊舍設計做為本案屋主打造出沈穩大方又極具收納實用機能的現代好宅。一進玄關,先看到烤漆玻璃內鑲嵌著屋主的刺繡作品,獨一無二又能展現屋主的個人風格;客廳運用大面的大理石牆,由於視聽設備都隱藏於左手邊的櫃體中,視聽設備不外露,也看不到雜亂的電線,展現大方、簡約的現代感。開放式的客廳與餐廳,讓整體公共區域看來更為寬敞,書房與餐廳採用清玻璃拉門做隔間,使空間仍可保持通透感,餐廳主牆設計一整面的展示區,下方還有充足的收納櫃,搭配間接光源,更加展現沉穩的風格。
買下了二手的中古老屋,但是卻不喜歡前屋主的空間規劃?本案的屋主碰上了很多購屋族都曾遇到的問題,最後,屋主決定翻新舊屋、同時重新調整屋內格局。保留原本兩間臥房的規劃,但以開放式隔間去規劃客廳與用餐區,並在餐廳後方以清玻璃做隔間,規劃出書房空間。百葉簾加上霧面玻璃推門,這間半開放式書房不破壞空間的穿透感,又給予屋主一定的辦公隱私空間。而在書房與廚房之間的牆面,貼上鏡面除了增加空間延伸感之外,也成為書房的玻璃門到廚房的無門片門框的過渡區。
秘技1 從挑高空間「借入」自然採光 小空間的設計對於設計師而言是一大考驗,就算空間坪數較小,仍可藉由設計破除空間原本的限制,讓空間感放大及滿足基本的使用需求。例如考量到樓高限制並為了有效利用空間,設計師將夾層規劃為睡眠區域,並充分利用空間大面積的採光,與挑高區域營造出寬敞明亮的感受,同時搭配間接燈光消除了樑柱的壓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