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胚屋裝潢相較於預售屋客變或老屋改造,客製化程度絕對是遠勝於其他屋型。只保留原始建築基底、結構樑柱與預留管線,其餘全部都可以自由發揮的裸屋狀態,在設計上彈性大也相對靈活。
長期被做倉庫使用的 40 年老屋,拆除多餘隔間、保留局部原始建材,重新梳理動線活用三角格局,新潮的品飲教室與招待所就此誕生。
年輕夫妻不僅對風格有各自喜好,好客的兩人除了希望擁有寬敞客廳可以招待親友,也期待在 34 坪的樓中樓住宅能擁有專屬獨立辦公室,以及大量的展示收納空間。
原45坪空間內有著樑柱明顯的空間劣勢,其次考量到家庭人口數,在收納機能上也需要更充足的規劃與配置,為了讓居家環境更貼合一家五口的使用習慣,實現一家人盡享天倫之樂的美好願想,設計師以上方兩點為設計要點,為25年的老屋注入全新的生命力。
以流動而可塑型強的光線作為改造老屋的起點,面對自然採光有限的高齡老屋,設計師在餐廚區域以一盞訂製吊燈,補足了生活所需的實用照明外,更替立體維度帶來美妙的平衡。
40年老屋翻新,欣磐石建築空間規劃事務所 羅仕哲設計師,跳脫既定的空間印象,透過格局的重整規劃,同時結合自身的設計手法,賦予老屋全新的生命力,讓89坪化身具俐落現代感的辦公空間。
高齡 40 年的老屋在採光、格局與基礎工程街做了全面性優化。將結合穿鞋椅的大座鞋櫃規劃在側邊,讓前陽台的光線可以照耀落塵區;另一側牆面已洞洞板打造污衣櫃,不落地與局部簍空的設計讓視覺更穿透。拆除封閉式廚房的隔間,將尺度放大成L型打造更闊綽的料理動線,延伸出來的中島檯面與餐廳區結合,整體設計下提升實用機能,跨域的空間設計也能優化空間感。
緊鄰山河美景的50坪北歐宅,是一對夫妻的理想渡假宅,耀昀創意設計 蔡昀璋設計師,以自然紋理打造靜謐氛圍,發揮居宅場域的景觀採光優勢,更透過重整格局與配置,成功找回3房2廳的闊綽尺度,給予屋主一個截然不同的生活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