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老屋改建的46坪中醫診所,因為用途為醫療場所,仁心仁術的中醫師希望診所能夠擁有多項無障礙設施,包括無障礙廁所、無障礙空間,以及兩間看診間、候診空間、診療室、藥劑存放區、中藥材擺放空間、掛號櫃台等機能。同時,屋主也希望診所能夠呈現乾淨明亮的門面,並妥善處理老屋的屋況問題。
屋主長期在海外工作,希望回台灣時有一處居所,同時也能作為親友團聚的空間。百坪空間於毛胚階段開始規劃,融入石材、鍍鈦、繃布及木作等材質,交織出兼具細緻與大器的新中式風。
旅居美國多年的屋主,對悠然靜謐的社區氛圍情有獨鍾,並決心帶著一家三口歸國並於30坪老屋落腳,原始空間面臨廊道狹窄及動線不佳等窘況,上陽設計 李世雄、石惠君設計師透過微調格局比例,打造充裕舒適的居住環境,同時善用穿透隔間引入充沛日光,形塑獨具魅力的美式宅。
一個居家空間,投射出屋主對生活的盼望與希望,將20坪新成屋改造成三房北歐風,滿足三位大人追求反璞歸真的生活況味。透過簡約、大量的白色為基底,佐入深色木紋、植物,營造出涼感、愜意並沉靜的居家氛圍。
此案榮獲「榮獲2024墨爾本設計大獎(MELBOURNE Design Awards) 金獎」肯定!這間僅有16坪的中古小宅,是如何變身為國際的獲獎案例呢?全室在簡約現代的手法下,除了以沉穩的深木質色調,與燈光的細膩點綴,烘托輕奢現代風的氛圍,更藉由「分層設計」向上延伸閱讀多功能室,還融入實用的生活機能性,全面發揮16坪小宅的空間潛能!
坐落於北市的22坪老屋,由FUNZ房飾-空間裝修事務所翻新整頓後,勇奪2024第十四屆中國空間設計大賽 居住空間工程類金獎!本次翻新的主要區塊為陰暗的地下室,希望能將空間改造為親友聚會、休閒運動的公共空間,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常感到身心俱疲,回到家後亟需一個能放鬆身心、療癒自我的空間。即使是小坪數住宅,也要規劃一個專屬的休憩空間,讓自己可以放鬆身心,這個空間可以是臥室的一角、客廳的沙發區,或是陽台的角落,在這樣的空間中擺放舒適的座椅或躺椅,並放置一些喜歡的書籍、音樂或藝術品,營造出寧靜放鬆的氛圍,都可以達到療癒身心的目的。
16 年的老屋,因為嚴重漏水的屋況找上劉玉琪、李靜茹設計師改造,她們將不符合屋主使用的格局重新劃分,打造開放的餐廚空間,再融入法式的優美及率性的工業風格結合家具,重新塑造有著歷史韻味的混搭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