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32坪新居是屋主的退休度假宅,整體以明代古董——梅瓶為靈感,從暖玉白、珊瑚粉到伽羅沉香的深木皮,都深刻展現內斂的東方美學,搭配來自義大利的進口家具,締造中西文化的美好相遇。同時,納入風水考量、神明桌擺設的需求,甚至連長輩的行動安全都貼心規劃,詮釋視覺、實用機能並具的質感居家。
如果家裡沒有客廳,房子會好住嗎?在一般想像中,客廳幾乎是所有家庭的必備機能規劃,但隨著重視陪伴相處的居家概念流行,以充滿使用彈性的公共空間設計,取代制式的客廳設計,開始成為另一種大膽而創新的設計思考。平常可以自在地席地而坐,或者直接以一張大長桌,兼具餐廳、閱讀桌和互動功能,以下整理 5 個設計實例,一起來看看吧!
疫情改變了全世界人類的生活,隨之而來,居家空間也需要因應世代的轉變,隨之調整以符合當前日常。此案為15坪北歐風的小宅,入住屋主夫妻,在疫情期間無法上健身房,希望在家能運動,還有日常所需收納量,及簡化餐桌、讓出更多公共空間使用的需求下,設計師利用哪些設計手法滿足屋主需求呢?讓我們來瞧瞧!
自從開放式廚房成為住宅裡的設計主流後,各種開放式廚房的型態如雨後春筍般慢慢浮現,料理區、電器櫃與餐桌也走向整合的道路,讓廚房不再只是做菜空間,而是成為料理與休閒雙棲的重要場域。
私人招待所是近年來的新興趨勢,不僅成為屋主招待親友貴賓的場所,更能展現真誠態度及自身的時尚品味,本案位於高雄美術館周遭的住宅大樓,為了臨摹紐約中央公園旁LOFT閣樓的愜意與經典,竹村空間 ZHUCUN Design巧妙融合了現代風、工業風兩種氛圍,並將格局重新洗牌,塑造一所舒適大氣的私人招待所。
小坪數的住宅中,善用穿透式材質可以有效讓採光流瀉於每個角落,使整個空間感得到延伸。因此,整體空間多用長虹玻璃、白色鐵件和玻璃等穿透式的材質,不僅讓室內看起來更寬敞明亮,更可為玄關阻擋穿堂煞,達到隔斷但保有明亮採光的目的。格局規劃上,將靠窗的一字型廚房位移至餐桌旁,將光線最好之處留給客廳,而餐廚區域的動線也更加順暢。
老屋與中古屋翻新,最害怕要耗費大筆裝潢預算在變動格局,但亞若設計操刀的 10 坪挑高住宅中,竟能維持原始格局,僅透過縝密的收納規劃,廚房植入隱藏型餐桌在實用性與空間感取得絕佳平衡,讓中古屋改造不動格間也有好格局!
能與心愛的人擁有一個窩,是多麼幸福、浪漫的事!此案為20坪兩房新成屋,喜愛簡約生活的屋主夫妻倆,請設計師打造北歐風質感的家屋氛圍。透過白、黑色調劃分客、餐廚區,鋪敘木地板、木質中島餐桌及弧形元素的吊燈、茶几等細節,挹注柔軟的人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