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幫現代宅「#hashtag」,那麼「實用、簡潔、敞亮、設計感、包容性」,肯定是現代宅的主題標籤。本案採現代風調性,簡潔清亮、潔白通透,最值得一提的是夫妻倆配置了一人一套書房(工作室),為彼此保留自由靜心與學習的個人空間。「在一起卻不打擾」,享受美好的親密關係的同時也著重個人成長與自我對話,著實為現代風的實踐添上更有質量的力度。
裝潢時,無論大宅與小屋,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房子未來在使用或視覺上比實際上來得大,但空間有限,願望總是希望能再寬一點、大一點、好用一點……張成一建築師把多年建築專業、生活投入的實戰經驗轉化成獨到的設計觀點,將空間運行的視角特殊解構,除運用常見的空間放大方式 : 開放隔間、穿透性建材、採光、用色外,再創新打破垂直與水平的格局設計法,運用「360 度無死角的空間串連」以及「建立屋主空間比例分配思維」的兩大關鍵要素,實踐生活動線與有限格局的極致放大,讓居家空間實際「用」起來與「看」起來都比你想像中的「更大更好用」。
鞋子堆滿玄關、衣物堆放在椅背床邊,真的是因為收納櫃不夠多嗎?或許你也常常在東西太多與收納不足之間拉扯,擔心自己不曉得是得了囤物癖還是懶得狠下心來斷捨離。面對總是「物品太多、收納太少」的窘境,其實可以透過好的收納設計改善你囤積物品的習慣。
一個舒適的客廳、一個開放式廚房、一個提供繪畫的工作室,在這間 121 坪的現代風透天別墅,設計師不僅滿足了基本生活空間的規劃,還加入了更多元的彈性格局,讓起居生活不會只限於某一種框架,而是腳步走到哪裡,哪裡就是能夠駐足獨處的自在角落,哪裡就是可以一家團聚的寬闊場域。
「簡單生活點,生活簡單點。」誰不想生活簡單卻富足呢?這也是為何許多人無法抗拒、無法討厭無印宅的原因,從少到老各年齡層都能與無印風格完全無違和,因為無印風格就是如此簡單、純粹,講求剛剛好就是最好,完美滿足忙碌現代人對簡單生活的想像。
飄洋過海到台灣的業主,選擇教育事業做為落腳事業,選擇了據有歷史記憶的老舊眷村宿社,將之改造園區做為「澤學邦」的基地,提供共學共遊的諮詢,在狹長型的 20坪老屋空間裡,採以北歐風為基底,並融入滿滿的收納,滿足接待、玩耍、辦公三種功能,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常被喵星人萌到融化嗎?12月15日是美國的「貓奴日」,在這一天用各種可愛的貓咪梗圖、影片,來向辛苦工作、宛若貓奴的人們致敬。台灣室內設計、裝潢社群平台「設計家Searchome」特別整理一份「貓奴大全」,教你5招打造貓咪居家遊樂場,讓貓主子更開心,理所當然成為貓奴!
大家都知道,室內裝潢需要花費不少預算,每位屋主都希望能將錢用在刀口上,尤其沒有經驗的裝潢新手,擔心實用的設計沒做、無用的設計又浪費錢,因此設計家 2019 的室內裝潢空間需求大調查中,特別針對網友後悔的設計項目做調查,搜集近千名問卷數據,整理從初裝潢到入住許久的屋主,都感同身受的 5 大後悔設計!到底網友們後悔的原因為何?初裝修設計該注意什麼?精選文章及案例作品提供給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