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仔細的傾聽,設計師以「自然慢活」的概念勾勒出符合屋主對於生活的想望,由於建物基地為長型,導致中段採光較差,且基地中段有公用電梯,恐造成住戶居住隱私與安全上疑慮,看設計師如何巧手解決既有問題,再創全新格局!抹去客聽與餐廳的界線、保留都市生活中難得的陽台空間,使居住者擁有與外界場域對話的機會,創造連
狹長形的房子往容易有採光不足的困擾,若是碰上屋齡超過 30 年,很可能面對的是一個個又小又陰暗的空間。這次老屋翻修的正是這樣的窘境,空了許多年的房子亟需大大地改頭換面一番,但又窄又長的屋形該如何克服採光問題,考驗設計師功力。
一間 24 坪老屋,是一對母親與女兒的溫馨居所,有著屋況狹長、採光不良等問題,於是設計師撤除原先家中的多餘櫃體,增加居室內流通的採光,同時加入藍色與白色的雙色妝點,打造出一間清新感十足的休閒風居宅!設計師於居家中注入純淨白調,緩解狹長的公領域格局,透過色彩、流通採光獲得敞朗空間感,並陳列亮眼的藍色沙
不少人常會好奇到底室內設計師,是怎麼打造自己的夢想好宅?這次特別邀請「隱巷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請設計師跟我們分享設計中的關鍵,除了針對老屋翻新的要素之外,還會依據室內格局調整,以及多種居家設計的生活創意不藏私大公開,就讓我們趕快來看看位於新店地區的案例空間吧。22 坪空間,屋齡超過 30 年,狹長的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的 40 年狹長老屋,有著 25 坪空間,但面寬極窄,前後採光皆不足,使整個室內顯得十分陰暗;設計師在不變動太多格局的前提下,僅依機能需求適度調整各空間比例,並捨棄繁複的設計,讓出空間感,並加入輕盈而簡樸材質,搭配多層次的燈光,呈現出乾淨明亮的現代風格!在 3 房 2 廳的格局中,客
一間屋齡 20 多年的空間,乘載著許多動人的回憶,位於內湖鬧區,屋內的格局設計,呈現出 80 年代的設計風格,狹長的格局,主要的採光則是從陽台射入,雖然展現出昔日高容積率的特點,卻也突顯出室內採光不足的疑慮。案例空間的屋主,是從義大利留學歸國的專業設計人,本身就具備有高度敏銳的美學視野,希望家的設計
而男主人有接待國外客戶的需求,對於居家則提出不要有過於繁複裝飾的要求。郭設計師第一步先進行房屋座向與陽光的關係調查,第二步則是讓建築鋼構裸露,並大量採用穿透性設計,第三步則是大片開窗加外推露台。之後將狹長屋形縱向切割成3部分,善用挑高優勢做出半穿透夾層,誰也無法想像農舍頂樓上「藏」了一間既舒適又大器的現代豪宅。
老房子因設計期較早,因此以現代眼光來看,許多設計容易變成問題甚至造成困擾,但其實有時轉個念,順著問題點重新做思考也許會有不一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