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安區光復南路上有一間服飾店,店內空間 15 坪,運用粉紅色系壁紙、鐵件、木作等做為店面材質,打造出了年輕女孩的夢想衣櫥,快一起來看看吧!服飾店招牌採用夢幻粉紅色引領顧客進門,以大片落地清玻璃作為門面櫥窗材質,讓展示衣物一覽無遺,運用裝飾花圈替玻璃注入繽紛色彩,同時搭配衣架模特兒後方的粉色珠簾,
住在都市裡,很難能夠接近森林氣息,那就讓家變成一個森林系居家吧!位於台北市僅 15 坪的挑高夾層新成屋,要如何讓一家五口的居住空間不僅足夠,動線與收納機能良好外,還能滿足屋主喜愛的放鬆休閒風格呢 ? 設計師在整體規劃上藉由不同種類的木皮材質與造型元素,將戶外森林渡假風格帶入家裡,營造出讓全家人回到家
13坪的空間已經稍嫌過小,卻還是被隔間牆切割得支離破碎,讓屋主即使回到家都像被關在鴿子籠裡似地無法徹底放鬆身心。其實室不在大,只要有良好的動線規畫,將每一吋面積的機能充分發揮,即使不到15坪,也能創造宛如20坪的明亮空間感。
在台北市北投區,有一間 15 坪 2 房 2 廳的屋宅,原先格局狹小,設計師替空間帶進了簡約淡雅的木色,搭配灑落室內的陽光,讓居宅輕盈感與溫度更加提升,營造出一種日式家居的療癒感受;在這裡輕輕呼吸、感受時光緩慢地流逝,體會當下活著的感覺,不也是一種生活小確幸?走進這個家,即見玄關天花板以格柵設計延伸
小坪數的老屋要如何破解不方正格局以及採光不良的缺點,讓空間視覺上放大又能讓居住者感受寬敞明亮的氛圍呢? 今天要帶大家看的是一間位於台北市中正區僅 15 坪 2 房 2 廳,屋齡已 15 年以上的老屋,一起看看設計師如何扭轉劣勢,打造出讓居住者感到自然舒適的現代宅居。原先屋況格局零碎、空間感狹小空間,
20年屋齡、15坪的室內格局,設計上除了基礎結構、管線、採光、防水、格局、機能、動線問題亟待解決;設計上,馬愷君設計總監除了穩固基礎工程之外,更透過色彩的表現,傳遞出具個性主張、都會雅痞的新新人文風潮。
老公寓先天狹小又缺少方正的格局,但對設計師而言卻是能夠展現設計功力的地方,讓老屋化腐朽為神奇。位於台北市文山區 15 坪的老公寓,就顛覆了一般人對老屋的想像,縱使外觀老舊,設計師卻能依照需求,調整室內配置甚至改變居住風格,創造出居住空間不同靈魂的嶄新面貌。針對整體空間格局規劃,設計師將天花板與櫃體作
香港面積小、人口密集,都會住宅區土地使用有限,因此僅能以小坪數住宅來解決住房問題。這類小住宅居住坪數介於 10∼ 15坪之間,如何讓人居住得舒適,並將小戶型功能做到最大化,往往也考驗著設計師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