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屋-室內設計文章報導推薦-設計家 Searchome

登入 / 註冊

會員登入

網友 / 設計師註冊

首頁 > 文章搜尋結果 > 中古屋

三代同堂也舒適!68坪中古屋透天改造計畫,構築一家四口與愛貓的慢日常_視覺圖

三代同堂也舒適!68坪中古屋透天改造計畫,構築一家四口與愛貓的慢日常

座落於台中市的68坪透天別墅,為屋主一家四口與愛貓共同生活的簡約風居所。居宅歷經15年歲月洗禮,雖然格局完整,卻有收納不足、天花壓迫、水電老舊等問題,而身為工程師的屋主夫妻則對機能與美感有高度要求,同時希望保留旅遊與生活收藏的展示空間。在長城室內設計團隊的整合規劃下,中古屋透過格局拆除與重塑,重新分配場域尺度與動線,不僅回應三代同堂的生活需求,也讓家的每一隅都蘊藏溫度與細節。

小宅裝修預算怎麼抓?預售屋、新成屋、中古屋、老屋攻略一次看_視覺圖

小宅裝修預算怎麼抓?預售屋、新成屋、中古屋、老屋攻略一次看

房價創新高,小宅成為房屋市場主流產品,購屋後如何分配小宅裝修預算,是不少屋主關心課題。設計家針對預售屋、新成屋、中古屋與老屋等四種常見屋況,解析裝修預算規劃重點,一次釐清不同屋況的「可節省」和「不能省」項目,更建議透過「減法思考」,才能善用有限的空間與預算,打造美感與機能兼具的小宅。

【設計師專欄】36.83%買老屋!裝修前你該知道的事,高房價時代,選老屋也能住出質感生活_視覺圖

【設計師專欄】36.83%買老屋!裝修前你該知道的事,高房價時代,選老屋也能住出質感生活

根據資料顯示,2025 年第 1 季購屋貸款中,選擇屋齡5~15年的中古屋比例約 9.97%,而屋齡超過16年的老屋占比則高達36.83%。此數據反映出房價持續高漲、民眾購屋預算吃緊的現況,在有限資源下,許多買方轉而選擇價格相對親民、地段條件佳的老屋。然而,老屋在安全、結構與機能上往往有潛在風險,裝修前更需通盤檢視與謹慎規劃預算配置。透過本篇設計案例,我們將探討設計如何回到生活本質,細緻梳理每位住戶的使用習慣與日常動線,將資源投注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讓每一分預算都轉化為家的舒適與實用。

榮獲美國MUSE Design Awards金獎肯定!23.5 坪中古屋逆天改造!滑動電視牆秒破穿堂煞,樹洞閱讀區美翻全家!_視覺圖

榮獲美國MUSE Design Awards金獎肯定!23.5 坪中古屋逆天改造!滑動電視牆秒破穿堂煞,樹洞閱讀區美翻全家!

位於新北市23.5坪的北歐風住宅,是為一位外商高管與兩名小孩及愛貓精心規劃的居所。屋主希望能有效解決原本屋內的穿堂煞問題,同時善用有限空間,融入兼具實用與溫馨的設計元素。

【哎!早知道…EP3】 找不到信任的室內設計?走進實際裝修空間、聽過來人經驗談,省下時間成本少走好多冤枉路!_視覺圖

【哎!早知道…EP3】 找不到信任的室內設計?走進實際裝修空間、聽過來人經驗談,省下時間成本少走好多冤枉路!

蔡昀璋總監將僅有13坪的夾層空間規劃成舒適的兩房兩廳外,收納、動線、採光都比原本的更好,更重要的是完全發揮住宅坪效,施工品質和工程細節也很周到。屋主聽了同事推薦前往諮詢後很滿意蔡昀璋總監對住宅提出的改造方案,不僅妥善分配裝修預算、將格局和風格打造成自己心儀的樣貌,工期也按照進度不需要擔心,最後驗收之後超滿意。大呼「早知道就趕快問有經驗的朋友,就不會浪費這麼多時間了!」。

在沉靜與細節中生活23坪混搭小宅的溫柔節奏_視覺圖

在沉靜與細節中生活23坪混搭小宅的溫柔節奏

走進這間位於市區的23坪中古住宅,彷彿走入一場關於「留白與節奏」的深度詩篇。透過重構格局與材質語彙,權舟設計團隊以日系侘寂為美學基調,揉合現代建材與精緻工藝,營造出一種內斂而富有溫度的居住氛圍。這裡,不以張揚風格為賣點,而是在每一處細節中,回應生活的本質需求。

開箱王牌律師辦公室!時尚現代風商辦,創造理性效率、舒適交流!_視覺圖

開箱王牌律師辦公室!時尚現代風商辦,創造理性效率、舒適交流!

本案為位於台中的律師事務所規劃案,以俐落理性的現代風為主軸,運用簡潔的黑、灰、白色調,傳遞專業、效率,以及值得客戶信賴的工作精神;而開闊明亮的辦公空間中,使茶水間成為中心,促進同事間的交集互動,在舒適的交流中,加強團隊的凝聚力!

【哎!早知道…EP1】 同一棟同格局老屋改造,為什麼鄰居花一樣的預算卻做得比我家好?_視覺圖

【哎!早知道…EP1】 同一棟同格局老屋改造,為什麼鄰居花一樣的預算卻做得比我家好?

起初購買老屋是看上坪數與房價的高CP值,但在面對老屋改造的裝修工程時,發現10年以上的中古屋或老屋,基本上水電管線都要全數更換,再加上變動格局、打造自己想要的居家風格,不曉得預算到底要怎麼分配?會不會預算爆表!託耀昀創意設計著手進行老屋改造,雖然翻新過程發現基礎工程就要花費超過40%裝修預算,但是裝修完成後,找統包的鄰居來到我家看了看,說出「我們花的錢一樣,早知道我就找專業設計師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