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光沉澱的中古屋之中,重新挖掘生活的本質與節奏,是一場關於空間與情緒的深層對話。一家四口入住83.3坪的現代宅,大雄設計團隊回應屋主一家對質感、機能與舒適感的多重期待,透過尺度調整與異材質堆疊,使空間不僅承載著日常,更映照居者的生活哲學。
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房間後便希望能好好放鬆自我。除了整合更衣間、衛浴等套房機能規劃,許多屋主也期待能在臥室空間裡,濃縮習慣興趣和風格喜好,加入影視娛樂和休閒功能,在屬於自己的空間,不受打擾地看電影追劇、打電動,甚至是擁有一片專屬的星空宇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9.7坪老屋位於台北菁華地段的信義區,屋主平日工作忙碌,希望回家後能在專屬的天地放鬆,享受烹飪、追劇、打電動等休閒時光,對家的需求既實用又講究舒適。老屋原始屋況動線凌亂、收納不足、樑柱突兀、天花壓迫、通風不良及噪音困擾等問題,設計師透過奶茶色的溫潤基調與豐富機能規劃,將這座19.7坪老屋重生為安靜自在的居所,型塑為屋主嚮往的生活樣貌。
小宅開始出現「廚房吧台」,吧台從以前作為商業空間的元素,逐漸轉變為能融入居家空間的多功能設計。2012-2018 年間吧台設計在小宅市場發跡,成為開放式廚房的創新設計,吧台開始被納入實用機能設計。而2019年爆發新冠疫情,居家時間變多,即便疫情過去後Work From Home依然普及,也讓小宅吧台設計更為熱門,2020年後的預售屋、樣品屋幾乎標配小吧台,主打空間節省、社交互動與視覺延伸感。究竟吧台是流行下的產物,還是真的具有存在價值呢?以下就介紹4個小坪數住宅規劃吧台的優點,給有裝修需求的屋主參考!
在繁華的高雄亞灣區,一間擁有無敵海景、可眺望港口風光的高樓景觀宅,經由城藝空間設計黃淑菁總監巧手改造,耗時半年多精雕細琢,從原始毛胚屋蛻變為一座融合現代美學、智能科技與藝術氛圍的高端度假宅,媲美墾丁度假飯店,屋主除了度假需求外,也常招待親友,對空間的格局、光影與收納有極高要求。
當俐落的現代線條邂逅溫潤自然的日式元素,這座130坪的現代日式混搭宅,以自地自建的精心規劃,實現屋主心中理想的家園。在寬闊的格局中,無論是女主人的專屬手作角落、孩子們的遊戲天地,或是長輩品茗賞景的茶室,皆在這個空間中自然展開,於悠閒時光裡和家人共享恬靜的陪伴。
許多Youtube網紅都在開箱豪宅,介紹單坪價格昂貴的豪宅建案,強調昂貴的建材使用與裝修設計,但其實豪宅規劃比你想得更有深度!像是財富自由迎接退休人生的退休宅規劃,與家人同層不同戶的雙拼宅設計,或是體貼長輩、孩童的全齡宅,當然還有重視生活品質、堅持無毒環保的健康宅設計。以下就介紹豪宅裝修中的四大設計趨勢,以及有錢人超重視但肉眼很難辨別的設計重點!
這間位於台北信義區的 36 坪住宅,為一對兒女獨立後的夫妻量身打造,作為享受退休生活的度假居所。設計上將原有的四房格局調整為更寬敞的 2+1 房,著重於擴大公共空間,並以精緻的美式新古典風格細膩妝點客廳區域。主臥則透過合併兩房,不僅引進充沛採光,更規劃出獨立更衣間,為夫妻倆重溫年輕時光增添儀式感,同時也預留了彈性的多功能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