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大量木質原木的日式風格,給人沉靜放鬆的氛圍,但卻少了一點個人特色。這間 51 坪新成屋以日式風作為基調,加入溫暖的奶茶色調和、並輔以人工光源的設計,讓原本有些單調的日式設計有了個人識別!51 坪大的住宅擁有絕佳的坪數優勢,入門玄關採取全開放式設計,讓進門的視野與採光最大化;玄關櫃沿著樑下規劃,保持廊道的寬敞感,向內延伸的牆面鋪貼穿衣鏡,義大利塗料質樸的紋理成為雅緻的玄關端景。
這間高齡 40 年的老屋為長型空間,加上傳統隔間密集、對外窗偏少,導致空間昏暗。20 坪長型屋改造計畫中首重提升環境明亮度,透過重新規劃室內格局,拆除不必要的隔間消弭窄長廊道,將自然光最大化,並覆以人工光源輔助採光不足問題,捨棄不必要的裝飾與繁複的色彩,以帶點日式侘寂風格的木質元素為主,提升整體空間的統一調性,不僅有助於放大空間,也讓居家呈現溫暖舒適的氛圍。
「我們希望每一個屋主在與設計師討論新家裝修時,進入的是一個直接體驗居家裝修設計、又能看到設計專業度的空間。」逸喬室內設計選擇一間 29 坪的老屋作為新辦公室基地,以居家格局來演繹辦公空間的設計手法,讓舒適的客廳空間取代冰冷的會議室。空間中特別針對機能照明但氛圍燈光設計做細膩佈局;空間內也與演示智能居家的概念,從燈光到窗簾都能透過AI串聯遙控。電視牆櫃體設計結合展示機能,能直接展現客廳收納機能的規劃手法;櫃內則用來陳列建材樣板,以舒適、互動、體驗的概念,打破傳統會議室的框架,落實無設限設計的精神。
位於新竹的32坪中古屋,原始屋況動線不佳、天花低矮且收納不足,無法百分百凸顯採光優勢。恰好趁此機會將空間翻新,先打開封閉的格局,重新梳理動線,再混搭多樣元素,鋪陳空間美學,打造出互動性極高,又明亮通透的親子生活。
坐落於北市精華地段的38坪的新古屋,為一家三口的未來居所。面對原先格局破碎、採光不佳、收納匱乏等窘況,設計師以「Merlot」為設計靈感,融入屋主品酒嗜好的同時,亦為家注入一絲沉穩內斂的氣質,全室則鋪敘中性色調及溫潤木質為基底,搭佐石材、鐵件與特殊塗料等豐富質材,不僅滿足了對生活品質有高度追求及期待的夫妻倆,更步步構築專屬於屋主一家獨有的現代風魅力宅。
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老屋,是新婚夫妻的夢想起點,設計師將老屋原始的各種問題逐一解決後,以中性的灰色為基底,搭配溫潤木質,運用多元異材質拼接,構築簡約線條,營造純粹又靜謐的的居家氛圍,設計主軸為簡約充滿細節,樸實且溫馨,摒除過多繁複的裝飾,用溫暖與質感妝點這個家,讓愛與生活共存,不論在家的哪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寧靜的美好,實現兩人理想的生活場域。
在我們生活中充斥著各種智能科技,這種科技帶來的便利性,也讓屋主決定在裝修新居時,將家裡打造成全戶智慧宅!這間屋齡十三年的 20 坪中古屋透過許多新式現代建材打造出沈穩的灰色系都會空間;兩房一廳的格局中,透過隱藏設計弱化入口帶來的分割感,有效放大空間。特別重視生活機能的便利性、亦維護性與科技性,在規劃時就設定要配置智能設計,讓智能科技緩解忙碌的現代人日常,讓一家三口享受舒適愜意的居家生活。
雖然現代住宅空間中,公領域的主流為開放式設計,但是沒有隔間會影響到隱私性與居住安全感,除了輕隔間之外,更好用彈性的屏風設計,不僅可以解決玄關穿堂煞、開門見灶的問題,更能提升臥室的隱私性,創造空間過場。另外,屏風的設計方式與材質也十分多元,能透過格柵、玻璃或鏤空等設計手法保有採光的流通,也可以結合收納機能、增添空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