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茶葉繁茂的山間本為一片青翠之地,卻因長期的水土流失和2018年夏季洪水的肆虐,東南側圍岸受損,河床淤積,溪畔植被亦被摧毀。家禾空研設計總監HUGO以「生態修復」的概念建構的獨棟精品民宿中,通過保留基地原生態植物,合理栽種喬木、灌木與花草,同步梳理水系,重現”流水潺潺野草青,江南風光入夢來”的無憂境地。與環境共榮共存的建築思維,也讓這棟生態修復行民宿,獲得 2023 美國繆思設計大獎 MUSE Design Awards 金獎。
即便客廳依然是每個屋主在新家裝潢時最在意的地區,但客廳的型態漸漸不再以電視為主,而是擁抱彈性多元機能的「去客廳化設計」。究竟何謂「去客廳化」呢?難道客廳不放電視就算去客廳化設計了嗎?以下彙整 3 大去客廳化重點,依照不同空間、不同需求打造屬於這個家專屬的公領域格局!
隨著人們對居家環境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增長,設計思維的重點不再純放在硬體空間的規劃上,而是選擇讓硬體成為空間的骨架,讓軟裝成為賦予空間靈魂的關鍵。透過軟裝搭配,居住者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家具、飾品、色彩,將自己的品味和喜好融入其中,打造出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品味和喜好,KC design studio通過硬體與軟體設計的平衡,充分滿足個人化的需求,讓空間成為展現品味和喜好的展示平臺。
任職於大專院校法律系的屋主,居住在學生時期父母所購入的30坪老華夏,但隨著時光飛逝,除了基礎管線問題外,還存在壁癌的問題,為了更舒適的迎接人生下半場,選擇請明代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協助將老宅翻新,化解封閉格局的同時,增加全齡宅思維,讓空間貼合時下需求,化身百分百客製化的專屬單身宅。
大面窗景映出日光、清新綠意,這間走過25年老屋,即將迎來下一階段的嶄新面貌。全室以簡約思維出發,在俐落的幾何線條下,運用復古親切的水磨石、輕奢鍍金鐵件、人字拼木地板和暖色調乳膠漆等,描繪時髦卻舒適的迷人場景。此外,更選擇屋主喜愛的幸運湖水綠跳色,為室內帶來一股活潑的氣息,也喚醒每日對生活的期待。
「別被既有坪數所綁架了!跳脫既有思維,反而創造更多驚喜。」這間僅有18坪的中古屋,原本的採光條件不佳,收納也得重新規劃。設計團隊以輕淺的大地色調出發,在紋理豐富的藝術塗料、溫潤踏實的木地板中,融入充滿無壓氣息的天然奢石,替坪數有限的小宅,揭開意想不到的奢華風視野。此外,也運用複合式手法,透過一物兩用的設計,展現高度的生活機能性。
隨著屋主夫妻進入半退休的狀態,考量在新竹購置屬於一家人的退休宅。王琮聖設計師面對此案寬敞毛胚空間,從建築思維出發,依照需求及居住舒適度為主軸,規劃出方正的平面配置。完美呈現出大宅的精緻感,也確實發揮坪效,更藉由梳理動線與光線實現通透感,打造出符合屋主使用的生活空間。
工程師屋主興趣廣泛,除了喜愛攝影、露營外,也收藏許多古董及設計家具名品,購入18坪新成屋後,希望能把新家當作假日時光與親友相聚放鬆的度假宅,以展示屋主收藏的丹麥經典設計家具為主,與設計師溝通需求後,設計師跳脫制式的設計思維,以”小型家具博物館”的設計概念出發,新增廚房中島、多元材質及色彩堆疊、精選家具、燈光規劃,結合複合式設計,確保高品質的美感與機能,實現屋主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