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臺與庭院早已是大家購屋的夢幻空間清單之一,但你還停留在去大賣場買戶外家具,去花市搬盆栽自行擺設的階段嗎?近幾年興起生活精緻風,屋主願意花更多的成本投資在室外空間,如此才能打造出如雜誌般Chill的居家「戶外風光」,而其中的學問,可不簡單。
尋覓許久的新家,在考量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間成本後,最終選定坐落於市中心的高齡老屋,原空間採用傳統電視牆設計,導致採光不足,需依靠人造光源才能補足,設計師在處理完基處工程問題後,透過顛覆傳統的思維重塑場域規劃,無形中凝聚家人情感,在都市叢林裡為居者一家打造靜謐的桃花源。
市面上常見新成屋、老屋、中古屋及預售屋等屋況,掌握其特點,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房子,才能住的長久與幸福。特別是老屋翻新,要注意涉及法規的問題,格局變動有限;部分管線挪動會影響大樓結構,須結構技師評估,確認並簽證後,才可進行變更。新成屋因已設計好格局,主要透過裝潢提高空間坪效;若希望整體空間都能依據自己想法打造,可購買預售屋,在前期進行客變,規劃格局等細節,還可省下裝修成本。以下張睿誠設計師透過3種屋況,具體為我們分享設計重點!
房屋市場上因為老屋的售價僅有同區域新成屋的八成左右,加上生活機能多半較好,因此許多人會選擇購買老屋,但是舊屋因為年老失修,有著格局、採光不良,管線老舊等問題,裝修費用可能大為提高,相比新成屋,雖然房價高但基礎工程完善,隱形的裝潢成本少了許多,今天銘家室內設計許瓊櫻總監就要以兩個老屋與新成屋的案子告訴我們,不同屋況該如何設計?
剛下訂預售屋的您,是否苦惱著「客變」難題呢?建商為了便於銷售,預售屋從格局、建材、設備到管線配置,皆以相同的標準規格配置,卻不盡然符合每戶家庭的需求。因此,意指客戶變更的「客變」服務應運而生,在不影響結構安全的狀況下,讓配置保留調整彈性,省去二次施工的拆除成本。
「許多人會購入老屋主要是因為房價加上裝修費後可能還較新成屋低,但這不是一定,因為老屋的裝修預算不像新成屋能有基本參考值,常是拆除後才見真章,尤其老屋百分百都有漏水壁癌等問題,如果牽扯到外牆因為權限問題且投入成本過高難以根治,因此購屋裝修時須特別留意。」竹村空間魏立彥設計總監說道,有著豐富老屋裝修經驗的他,此次將以兩個老屋翻新的精彩案例告訴我們,在裝修舊屋時需要留意的重點。
坪數不大就減少不必要的裝飾設計!21.5 坪新成屋在面對屋高不足的問題時,選擇工業風的明管設計搭配白色軌道燈可調式照明角度,不僅維持原始屋高更省下木作包覆天花板的成本費用,擁抱寬敞的客廳空間。
預售屋、毛胚屋等房屋物件,擁有較高程度的變動彈性,購屋成本通常也較新成屋低。預售屋可透過「客變」,改變隔間、水電、建材等需求;而毛胚屋又稱為「裸屋」,可能僅有初始水泥結構和基礎隔間,雖然改造彈性較大,仍有可能具格局配置和基礎工程等問題,亟需仰賴設計師的專業和妥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