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簡約清爽質感的北歐風做為空間基底,當戶外暖陽從陽台進入室內,照亮空間裡木紋肌理的精采細節,也讓跳色壁面與風格家飾更顯鮮明,醞釀生動活潑氣息。旋開大門,一幅以白色油漆創作的樹木意象映入眼簾,伴佐森林中歇息的動物,成為室內風格的第一印象,形塑迷人的風格端景,自然達到減壓療癒之效。玄關處打造一整面鞋櫃,
屋齡超過 30 年的華廈住宅,竟然可以改頭換面成大器豪宅,擁有大片的林蔭大道 View ,以及超優的採光!奇逸空間設計主持設計師郭柏伸仔細地觀察房屋後發現,原來這幢華廈樓下擁有一長條的林蔭大道,而是以十字路口作區別,北段是常綠的樹木,南段種的是會變色的欒木。於是將客廳方向做了 180 度大轉換,將視線往欒木的林蔭大道延伸,如此一來,四季就有不同的美景可以欣賞,而非一成不變的綠意。
這間開放式的公寓位於瑞典哥德堡,鄰近公園和城市內的植物園附近,內部設計融合充滿魅力的當代設計和舊有建築的世紀歷史痕跡。整體空間擁有610平方英尺(約17坪),我們是在房地產Alvhem網站上發現的。公寓的外圍有個內部庭院,讓屋主可以在繁忙的市中心,擁有可放鬆心情的小天地,戶外家具、烤肉架、樹木、植物以及鳥類,讓人彷彿來到了都市綠洲。
屋齡 20 年的老屋重新翻修,賦予迷人淨白氣質,作為設計師日常生活及工作空間,除了整治不符使用的既有格局,也注入活潑創意,從進門開始就能放鬆心靈,並為老屋解憂,尋回清新爽朗的微笑。從門口進入,大型樹木剪影矗立於玄關,與草綠色馬賽克貼磚,形塑進門後的亮眼焦點,以愉悅心情迎接居住者歸來,公共領域則從牆面
深植於距離加拿大蒙特婁林地約 90 分鐘車程的現代度假屋,是由建築師 Paul Bernier 所構想,座落於 Lac Grenier 的建築外觀呈現彷彿彎曲的樹木,並隨著周圍地形陵線變換起伏。
有著壁癌、漏水問題的 60 坪老屋,設計師在解決既有屋況缺陷後,於公領域規劃造型天花板修飾壓迫大樑,並運用大量梧桐木皮與石材,將自然紋理帶入空間,與戶外樹木環繞的綠意相呼應,開啟清新雅致的生活氛圍,快跟著小編一起走進來看看吧!空間中,設計師將雪白的銀狐電視牆懸掛於側牆,展現騰空的輕巧之姿,巧妙界定出
台中有間以挪亞方舟為設計概念的教會,外觀彷彿一艘航行海上的巨型大船;設計師在夢想館與教堂中間的石磚走道也以波浪狀的造型規劃,十分符合教堂的巨船航行在海上的意象。白色外觀的「夢想館」,以開放、友善、喜樂等設計元素出發,設計師在一樓廊道用樹枝狀的設計,靈感取自童話故事裡的魔豆樹,同時寓意孩子們在此茁壯成長,如同故事中不停往上生長的樹木。
溫潤的木素材一直是居家空間裡相當受歡迎的材質,別以為木材就只是木材而已,隨著樹木的種類不同,所呈現的木紋、質感、色澤也就有所變化,搭配設計的手法及運用區域,能營造多變空間的風格和氛圍。就讓我們來看看只設計‧部何彥杰設計師如何運在空間中,利用木素材呈現不同的空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