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棟位於台中南屯的250坪現代風格透天別墅,屋齡已有些時間,但經由全面翻新,重新注入舒適與質感。屋主夫妻育有兩名子女,希望一家四口在這棟五房三廳五衛的大宅中,能自在生活、共享時光。因此他們邀請專業設計團隊重新規劃,從空間分配、材質選用到光線導入,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縝密考量。
坐落於台北市中正區的 28 坪空間,是一間擁有 27 年歷史的老屋。原始屋況因空間分配失衡、機能不足與風水疑慮而顯得拘束。翻新之際,設計團隊重新梳理格局,為孩子們保留獨立完整的臥室,也為一家人打造兼具主題性與完整機能的廚房,讓秋日稻穗的溫暖意象在餐桌旁悄然綻放,並將關於家的記憶重新詮釋。
24 坪的單層空間,是屋主送給女兒的禮物,希望給女兒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可以練習舞蹈、探索自我與成長。設計師以日式極簡風為基底,融入優雅弧曲和溫柔的奶油色調,賦予寧靜柔美的風格表現,讓女兒能夠盡情享受舞蹈的樂趣,也能更加專注於自我。
對這對屋主夫妻來說,黑白灰一直是他們心目中最耐看的居家色彩。簡約中見細節、理性中不失溫度。黑的沉穩、白的純粹、灰的平衡,三者交織出一種靜謐又有層次的居家氛圍,恰如兩人日常生活中追求的節奏:簡潔、安定、無壓。澐石室研所以幾何語彙作為主軸,霧面石材、金屬飾條與黑玻交錯運用,讓每一處轉角都不無聊;牆面與地坪大面積使用柔和淺灰作為底色,佐以白色櫃體與黑色點綴,讓整體視覺乾淨卻不顯冷漠。照明則是整個空間氛圍的靈魂,從入門的玄關到餐廳吊燈,再到客廳的間接照明,皆以柔和均光方式減少陰影與壓迫。
今天要開箱的是由好和設計的何佳翰設計師的自宅,他親手操刀將預售屋規劃為17坪復古混搭宅!想營造森林系復古感應該怎麼搭配色彩?小坪數如何透過機能設計讓坪效發揮最大化?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繁華的高雄亞灣區,一間擁有無敵海景、可眺望港口風光的高樓景觀宅,經由城藝空間設計黃淑菁總監巧手改造,耗時半年多精雕細琢,從原始毛胚屋蛻變為一座融合現代美學、智能科技與藝術氛圍的高端度假宅,媲美墾丁度假飯店,屋主除了度假需求外,也常招待親友,對空間的格局、光影與收納有極高要求。
兩個人的生活空間需要綜合彼此喜好,但專屬單人住宅,則可以隨心所欲打造成自己最喜愛的模樣!這間僅 10.7 坪的大套房利用粗獷的石材、水泥呈現剛硬的男子個性,而不鏽鋼與鍍鈦金屬剛硬但光滑材質特性,則展現出男人細膩的面向。一房一廳一衛的空間,前衛的中島吧台與電視牆結合,RGB智能燈飾與霓虹的燈光照明,替夜晚增添不同的情境氛圍,進到這個空間,就會被這個充滿細節的工業風套房深深吸引。
33坪混搭風美宅,承載著一家三口的日常與想像,設計核心圍繞「通透」、「採光」、「自在感」,融合現代感與生活機能,不僅讓家庭成員彼此互動更加緊密,也讓日常更具溫度與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