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間 33 坪的住宅基地,在改造裝修結合屋主需求與環境特色兩大構面,建構一個能容納屋主所有興趣、無拘無束的寬敞空間。調整原本三房格局,透過打開原本的書房融入公共區域,建構出一個沒有限制的開放場所;利用弧形半高電視牆設計作為客廳與多功能琴房的分野,讓光影、空氣自然流通,也能在同一個場域分別或共同享受不同興趣。
不論是老屋還是新成屋,建築內突兀的大樑是影響空間舒適感的最大關鍵,這間位於高雄 33 坪新成屋原屋況樑柱多且樓板偏低,但大門設計團隊透過木皮包覆樑柱、並以利用天花板高低差界定場域;以連續性櫃體取代牆面滿足生活收納,同時又保留下舒適生活不可或缺的空間寬鬆感。
透過黑板牆面設計,可以為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和實用性!在進行居家設計及裝潢規劃時,在家中保留一個空間段落,布置一面黑板牆、白板,或者磁性烤漆玻璃牆,讓生活可以擁有更多的樂趣。除了記錄生活的代辦事項和計畫,家人也能藉由書寫和繪畫彼此互動交流,創造豐富而富有實用機能的生活日常。
住宅要住得舒服,最重要的是保留充足的空間感!28 坪中古屋以以柔和淡雅色調和木質為基調,在日式風格的溫暖空間裡有著舒服自在的侘寂感。重新調整了玄關的動線,使其更便於進出。在入口旁邊特意設計了一個茶鏡區,既可以方便檢視著裝、又兼顧了變電箱的美觀與實用性。
居家裝潢固然要以實用考量,但也沒因為空間有限放棄自己的夢想!36 坪三房老屋改為四房,增設吉他收藏間;客浴洗手檯外移提升實用性,也放大衛浴內空間。在不變動格局狀況下配置出實用又不影響動線順暢的櫃體做收納及展示。在大量木質元素建構的簡約日式風格下,是收藏著男主人搖滾靈魂的居所。
比起濃妝艷抹的奪目豔麗,自然裸妝帶給人的親切舒適感反而更為耐看!位於桃園青埔的 31 坪新成屋以淡雅的粉色調為主,透過木皮、塗料、石材和水泥粉光等複合式建材,堆疊出淡彩裡的層次感,沒有過度裝潢帶來的壓力,體驗雋永放鬆的新生活。
曬曬太陽,能讓人洗去一身疲憊!這間35坪現代風居家,中央擁有一處挑高庭院,能夠引入明亮日光,讓全室都瀰漫著療癒力十足的光感。而設計師借力使力,將庭院對面的書房隔間,改為半開放式的玻璃滑門,使光影、氣流能遊走於室,讓人無時無刻都享受陽光的輕拂。
大人的生活空間也可以很有趣!位於新北樹林的 23.5 坪中古屋改造計畫中,首先將格局做大幅度調整,三房兩廳的原始配置下,設計團隊將一間客房與客廳位置對調後,順利化解原屋的穿堂煞風水問題;調整後玄關櫃後方也有餘裕規劃儲藏室。客廳區域重新規劃更注重尺度的調整,以確保電視和沙發之間的適當距離。滑軌電視牆設計後方隱藏海量收納,整合玻璃門片、實體門片、開放櫃多元收納組件,滿足各種收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