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許多早期國宅與老公寓室內格局規劃上充滿許多宅長廊道,不僅浪費坪效也影響採光,面對室內空間的重塑可以換位思考,進門後沒有一定非要是客廳,應該找出最適合住宅的格局配置、發揮出最大坪效,讓採光面能最大化地被利用。風格上也不只是視覺上的美式設計,在空間規劃上也落實美式風住宅開闊無動線的格局設計,能在風格與居住面都達到更完美的改造。
深耕教育業多年的單身屋主,入住新北市板橋區的16坪毛胚屋,面對坪數較為侷促的空間,耀昀創意設計 蔡昀璋總監先是納入齊備的2房2廳1衛格局,並依循屋主的生活習性,發展出「以餐廚空間為居宅重心」的配置,同時更賦予閱讀書房更多的使用可能,單身生活也能如你想像中一般愜意、美好,快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明明有完整的格局和機能規劃,卻總是覺得家裡不夠舒適?在進行居家設計時,除了需要結合家庭成員的機能需求和風格期待,「人體工學」的細節考量更是打造居家舒適感的魔鬼細節,包含尺寸、動線和生活習慣,以及居住成員的生活情境,藉由設計師的客製化巧思,實踐完美的夢想居家,究竟有哪些「人體工學」隱藏版秘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從13到28坪,若按照建商給的原格局,住得會太委屈。以下三案在耀昀創意設計 蔡昀璋總監的重整後,更符合2大2小、單身女子、首購夫妻的生活模式,成功激發坪效!
近幾年,毛胚屋除了豪宅或大坪數的屋主購買外,也有越來越多追求生活品質的小家庭或單身貴族,不需要超大的坪數,但也不願意屈就於建商假三房或2+1房的三房格局,或不喜歡建商附的廚房及廁所,都紛紛改選毛胚屋,100%客製化新家的理想模樣,到底選擇毛胚屋有什麼優點及缺點?毛胚屋裝潢重點有什麼不同?毛胚屋裝潢預算費用大致為何?這一篇就由同時擁有建築設計學歷背景,眾多屋主口碑推薦的耀昀創意設計蔡昀璋總監,介紹毛胚屋的常見Q&A,並開箱2個真實裝修案例,帶你快速看懂毛胚屋的裝修經驗談。
浴室空間好小,沒辦法做乾濕分離、收納空間不足怎麼辦?現在許多預售屋、新成屋雖然主打有兩間浴室,但其實空間小到難以使用;老屋則是原本浴室間數不足,要改造或增建都是學問。本篇針對小坪數浴室設計,彙整了六大浴室裝修重點,從防水、材質、乾濕分離、收納機能、通風 5 大方向,幫屋主找到小坪數浴室的生存之道!
即便兩個孩子還小,仍要考量未來分房睡問題,所以預售屋客變時可以留下三房配置,反而該運用更多預算於屋主目前所需。然後方便整理的室內風格,在 10~15 年後、孩子長大要換屋時,也比較好搬遷。
一個人要負擔買房與裝潢壓力,確實不易,因此預算更該花得精準到位,建議屋主盡量放下「格局一定要方正」的觀念,才可利用斜角動線、拆除隔間的方式,來將坪效發揮得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