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的業主夫妻熱情好客,三不五時會有好友來訪,還有一群固定的咖啡控登門喝咖啡聊是非,但原空間配置卻顯狹隘,藉由此次舊屋翻新的機會,特別邀請王琮聖設計師重塑空間以符合目前的生活形態。緯傑設計以「空間比例」與「採光」作為設計重點,以材質與光線帶入宜居的自然美感,展現空間佈局的用心與溫柔,讓20坪的狹長空間成為生活美麗的驚嘆號!
瑞典設計公司Evolution Design接受了一個有趣的挑戰,計畫將位於英格蘭Teesdale中心地區一座十九世紀的石磚教堂,打造現代風格的度假別墅,屬於自己的小教堂。“現有建築物已經年久失修,呈現一種頹圮的感覺,所以這個計畫需要注重於如何讓這棟獨一無二的建築物回歸到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讓來訪的旅行者們欣賞這棟英倫風味的建築物與歷史淵源。”開發團隊這麼解釋。
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 20 坪老屋,屋主是一對上班族姊弟,屋內原本隔為三房,但都是缺乏採光和對外窗的暗房,經過設計師重整格局,將房間挪至長型空間兩端,中段則作為客廳使用,成功拯救格局配置不良的老屋,而流暢的動線規劃,也讓姊弟倆的居家生活能夠兼具隱私性和公共性,讓屋主非常滿意。舊屋翻新將重點放在基礎工程
這間位於葡萄牙里斯本的歷史悠久老公寓經過Atelier Veloso Architects的重新設計與翻新,給予老公寓新面貌。老公寓坐落在一棟於1893年所建造的五層樓建築物內,公寓內保留了許多歷史的記憶,例如砌石墻和約3.5米高的天花板上有著石膏灰泥打造的裝飾線條和圖騰。
30 歲的國宅獲得新生,串起家的過去與未來; 20 年的老屋與樑共舞,成功整合畸零空間變身明亮書房……,一個個舊屋翻新案例,幾乎都有個共同點:重整不合時宜的格局,獲得更開朗的空間感。
在建築師Andrew Franz的巧手改造下,將魚子醬倉庫轉變成令人驚豔的閣樓設計,原始建築於1884年建造,位於曼哈頓的指標地區Tribeca North,從內部設計可摸索出其歷史痕跡。
Tire Shop是由MARK+VIVI所完成的作品,位於在加拿大魁北克的Verdun,原本是一間輪胎店,設計師重新裝修之後,就成為設計師的新的居住空間和工作室。此外,公寓的設計還結合La Façade Art + Architecture的藝術品展示的空間,開放式的畫廊設計擺放了許多當代藝術品和實現建築的展覽
Buro Koray Duman 建築事務所最近完成了一間750平方英呎(約21坪)的小空間的翻新裝修,運用鮮明的色調和具有雕塑美感的家具。公寓建造於1980年代,建築師將原本陰暗三間臥房變成一間光線充足的臥房,以及靈活的格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