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基地是個佈滿雜草荒涼的地方,夜晚經過時都會讓人不寒而慄,基地上保留了業主爺爺所留下來的四個貨櫃用來堆放器具及材料,林淵源建築師順環境而行,在業主的支持下就地重建,跳脫設計框架,讓原本破舊、不起眼的四個老貨櫃屋如鋼鐵般大變身,打造出充滿藝術氛圍,最適合使用者的辦公空間。
設計團隊將 3 房改為 2 房,大幅拓增公領域比例,更去除常見的科技產物,比照美術館規格劃出居家動線,全方位改造一家 4 口的生活節奏,讓濃厚的藝術氛圍常伴居住者。因應居住者的過敏體質,全室採用環保建材,客廳更採用珪藻土及灰色環保漆塗料。因應動靜態藝術展演,設計師抹除玄關與客、餐廳的制式界線,不被任
台灣對於藝術文化日漸重視,從多元的藝文展覽、表演藝術到含有歷史紀錄的園區復興等,都可以嗅到美學漸變的脈動。而是哪些人緩而有力的為在地文化耕耘?如何將東方歷史文化轉化賦予新生?是透過什麼方式讓藝術與生活零距離?跟著 Design News 一起窺設計掘文化,探索美學。同時分享如何輕鬆營造美學空間,陶冶藝術氛圍,讓住的品味隨心所欲?
當靚酷冷調碰上溫潤暖色,會激發甚麼樣的火花呢?這次的北歐風宅邸,做了最完美的示範,設計師利用水泥粉光感壁面與天然木質紋理,創造獨樹一幟的北歐風格,為冷暖比例演繹最新註解!由玄關起始,以水泥粉光感板材鋪設牆面,向內延伸至電視主牆,搭配掛畫,別有現代藝術氛圍,且深入室內空間時,光線由暗而亮,為視覺營造濃
男屋主是名在桃園當地醫院服務,經驗豐富的醫師,性情直率不嚴肅,喜歡有質感而細膩的居家氛圍,在家可以好好放鬆工作上壓力。一家人都有著濃厚的藝術薰陶,男孩學音樂,女兒則是在舞蹈班。由於住家坪數夠大,趙玲設計的呂學宇設計師,保留空間的大器舒適,不做過多繁複的設計,以明亮的白色打底,讓空間感更放大,利用烤黑漆的線條帶出男士的形象,再藉由局部顯眼的飾品、燈具以及細節中的隱喻裝飾,帶出空間純粹與極致的層次感,將新古典的優雅,用藝術的氛圍強化出中性的特質。
搶眼的色彩,俐落的設計線條,大膽玩出現代風前衛有型的設計感,營造出充滿年輕氣息的大坪數空間,跳脫現代風給人冷調的刻板印象,有型有款充滿藝術氛圍,打造出都會人士所夢想的絕美好宅。 88 坪的寬敞空間,透過簡潔線條來鋪陳,落地窗引入的柔和光線,使開放式的客餐空間,大器又不失個性風采。玄關地面選用石材,流
在生活空間中融入當代藝術,或是運用岩石與草皮成為裝置藝術品,自然綠意襯托出空間藝術氛圍,也可在空間中安排納竹入室的雅緻,或在床頭設計雕花藝術、衛浴陳列藝術畫作,都能讓生活處處充滿驚喜、充滿藝術的人文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