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你
本網站隱私權政策已於2018年7月20日更新,請至閱覽並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若您未勾選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
現代住宅坪數越來越小,格局也越來越制式。很多屋主在裝潢時會發現:牆不能拆、動線難改、空間也不夠放進所有想要的功能區。但其實,就算無法大幅更動平面格局,還是能透過聰明增加樓梯的設計方式,在平面中打造出新格局。如同建築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曾提出「自由平面(plan libre)」的概念,空間不該被承重牆侷限,而應該隨著居住需求自由變動。即使是單層的住宅,只要加上一座階梯,也能調整格局、劃分場域、甚至提升收納機能。一起來看看 5 個空間應用的靈感,坪效翻倍生活層次也瞬間升級!
到咖啡廳或餐廳用餐時,經常可以看到卡座式的座位規劃,不僅舒適又有情調,更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增加餐廳的座位數量!卡座式設計也能夠利用於居家的裝潢規劃,無論是玄關、客餐廳、臥室…都能完美適用,放大小坪數空間、解救不規則畸零空間,變身網美Ins風居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愛車的屋主,絕對不能錯過這些車庫設計重點!設計家Searchome指出,附有車庫的透天住宅或獨棟別墅門外的「車庫」,可說是一家的「門面」,佔有重要角色。只要透過四大設計細節,就可打造出兼顧採光、隱私、收納、用電、動線等多元功能,使得車庫空間能充分利用,打造出實用派車庫。
「愛是兩人一張棉被,也是一人一瓶清水。」這句來自方大同《每個人都會》的歌詞,描繪了關於愛的不同樣貌,也道出了親密關係最微妙的平衡。他的音樂總是充滿對愛的細膩描寫,這首歌亦不例外。愛情關係中,可以是親密的,也可以是彼此間剛剛好的距離。當兩個人選擇共度生活,如何透過設計,讓家既是親密相處的港灣,也能滿足個人的獨立需求?
設計不僅是創造美感,更要透過解決屋況問題提升生活品質!本次精選兩位設計師的自宅改造:蟲點子創意設計 鄭明輝設計師突破小坪數限制,打造高機能居所;演繹動線設計 蔡睿誼設計師則翻新半世紀老屋,讓空間與自然共生,看看他們如何將劣勢轉為優勢!
明明家裡已有完整的機能規劃,卻總是覺得不夠舒適?魔鬼就藏在「人體工學」細節之中!設計家 Searchome 指出,居家設計若能依據家庭成員的年齡、性別、體型量身打造出適合的生活情境,不僅能大幅提高生活舒適度和便利性,也能符合長輩、幼兒等特殊照護需求,達到安全和省力目的,實現美好居家生活。
無論是新婚夫妻或是同居伴侶,當一起搬入兩人的新家,開啟與另一半同居的生活時,除了日常的陪伴與生活機能需求,在空間的設計上,更需要注重的是該如何給予對方和自己適當且舒適的隱私距離?以下整理 5 個同居住宅的設計靈感,一起來看看吧!
位於林口60坪的新成屋,擁有高樓層三面採光的絕佳條件,屋主希望能有4房,在毛胚屋階段已先著手設計,公領域盡可能放大,讓充沛的採光無阻礙的進入室內,形成開闊的空間感,而公私領域的走道,則以弧面造型弱化走道擁擠感,同時,為了避免四房形成較長的幽暗走道,在走道端景特別創意置入一個「轉了角度的盒子」,整合4個房間的出入口,讓光線得以漫入走道。藉由多元異材質拼接、格局串聯、收納設計,並加入休閒感的臥榻與樹屋溜滑梯,實現理想的生活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