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十年歲月的45坪中古屋,是一家四口即將遷入的甜蜜新居。設計師重新調整格局與動線,並改善陳舊的水電管線,同時以純白的大理石材為基底,搭配穿透性十足的玻璃質材,讓原本充滿歲月痕跡的空間煥然一新。
大自然擁有不可思議的療癒力量,尤其忙碌的現代人較少有時間及精力擁抱山林,當人無法去就山,那就讓植物走進家來親近你。湘禾國際設計周奕伶設計師以自身的專業與美感,善用植物塑造家的輕鬆氛圍,她不用制式的擺放方式,而是考量空間與植物的關係與條件,選擇最適合的植栽,為屋主打造充滿生命力的居住空間,不但讓家成為個人品味的延伸,更能在量身設計的天地裡,創造一個又一個深刻的生活故事。
熊天宇&張筱鍇的上半年一直都蝸居在武漢,和很多人一樣,和家重構了更親密的關係,好像突然拉長了時間。 在突然被病毒打亂的秩序裡,作為設計師的他們卻擁有了一段別樣的時光,無需被甲方打亂節奏,全然專注,然後躲在設計的盔甲裡。
“重生”的主題演講,讓來自無錫江陰的曾蓉獲得了3個100分的好成績,更以那一場的冠軍戰績,晉級了中國設計星比賽的全國12強。 重生的命題,是她贏得比賽的切入點,也是她整個比賽的個人寫照。中國設計星的比賽對她來說是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意外。從一個被推動著與設計星結緣的無意,到充滿了主動性地去努力,享受其中的每一次進階;從甚至都沒有預期過晉級36強,到站在12強的首個席位,曾蓉與中國設計星的關係,一步步發生著微妙的改變。她找到了自己的機會和潛力,那些沒有細想過,卻一直隱藏在她身體裡的巨大能量。
世界那麼大,我想多看看 自洽地去接住人生中可能要出現的所有未知,是沙龍慣性的人生態勢。 參加這一次的中國設計星依舊如此。關於中國設計星,“挺有意思”是他最頻繁提到的一個詞,也是他參加這一賽事非常獨特的一種背後動力。他坦言因媒體推薦,讓他瞭解到了這一設計比賽,想參加的理由是想看看玩玩,覺得應該會很有意思。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家中無富貴口袋無財寶,寒風終刺骨勤為好仕途”,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手機裡正隨機播著嘻哈歌手GAI,操著川渝口音唱出的這首態度鮮明的《蘭花草》。文超第一次創業,就很大膽地把工作室開到距離重慶市170公里以外,以白酒聞名的三四線城市瀘州,妄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撬開這個看似與設計毫無關聯的城市荒漠,這讓我們覺得這位體格壯實的設計師很有「蘭花草」的風範。工作室經過了幾輪進化以及人員更迭,才最終變為現在的「簡璞設計」,取「簡樸」的諧音,似乎也以此勸退了那些熱衷追求流行泡沫的客戶,2.0版本的工作室更專注設計本身,也更能代表文超個人的設計觀。
32 坪住宅屋齡約 40 年老屋,翻新後重新調製格局,根據男女屋主的需求,精準分配各場域機能,打造出男主人喜愛的公共空間及主臥;女主人嚮往的廚房及書房。此外,初期便確立從承襲過去歷史的人文懷舊理念出發,運用特殊漆料與訂製鐵件作出空間個性,再透過玻璃、深色木質的運用,帶來延伸空間尺度及溫潤的效果。
2019年9月20日,中國設計星晉級演講會,37歲的設計師李敢站在舞臺中央,從容自如分享著自己的設計,當場比賽結果則是水到渠成的回饋,他以“季軍”獲得了12強的通行證。再一次,他將夢從隱約的輪廓,繪成了一幅清晰的現實存在。改變是中國設計星所有參賽者的共振,機遇更像是李敢與中國設計星產生連接獨有的關鍵字。 給予更多設計師走向舞臺,走向公眾眼中的機會,是中國設計星最樸素的初心。這樣的邏輯,在李敢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他的設計星之路,比起別人起步更晚一些,也來的更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