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設設計,總是體現建案的核心設計,透過撼動人心的美學設計,創造精美的美學饗宴;同時也藉由公共空間的設施機能,讓住戶發現居家空間無法滿足生活需求時,可走出家門使用設備,同時也是凝聚住戶情感的公共空間。此案為189坪公共空間,藉由現代奢華風做為空間定調,利用巨型的藝術裝置,大尺度的石材拼接壁面與流動的弧型線條,賦予極致藝術風采的設計核心,也能藉此設計達到芳名傳世!
今天要帶大家開箱:一家三口的23坪復古混搭宅。屋主購屋時仍是黃金的預售屋階段,為了創造更充裕的收納及孩子的遊戲空間,榯榯設計團隊透過微調格局,納入餐廚區的電器櫃收納,還打造了女屋主Ann認為最美的角落!快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坐落於桃園一處高端時尚的建案設計,被自然綠意環繞,建築體以玻璃帷幕引入戶外採光及綠意景致。推開大門走進室內,灰底、黑色波浪狀石材地坪一室延展開來,創造一抹韻律感;天花板利用跳色局結合黑色格紋線條,形成活潑、熱情的場域氛圍。
即便客廳依然是每個屋主在新家裝潢時最在意的地區,但客廳的型態漸漸不再以電視為主,而是擁抱彈性多元機能的「去客廳化設計」。究竟何謂「去客廳化」呢?難道客廳不放電視就算去客廳化設計了嗎?以下彙整 3 大去客廳化重點,依照不同空間、不同需求打造屬於這個家專屬的公領域格局!
30坪的新成屋,屋主希望將家打造成一個開放、明亮的居住空間,設計師以簡約風為基底,透過巧妙的空間規劃與材質運用,將這個願景精采呈現。設計師將整個空間比喻為一個大盒子,以仿自然感的粗糙大板磚鋪敘地坪,營造出開闊大器的視覺效果,彷彿置身於一個無邊無際的空間。灰、白、黑這三種經典的現代色彩貫穿整個空間,營造出簡潔、俐落的氛圍。
座落於台北市的70坪老屋,是一個位於三角窗公寓大樓的空間,因此整體成扇型,空間佈局零碎。在翻新工程之初,設計師們先整體格局重塑,根據生活需求分出主次,讓公領域與臥室都能擁有充盈採光,再輔以精心規劃的海量美型收納與遊戲機能,不僅重現老屋那年芳華,還為屋主一家打造出溫馨有趣的治癒系空間。
親子宅不一定要繽紛童趣,也可以很優雅!這間坐落於台中的56坪私宅,翻轉傳統親子宅設計,先以柔和的大地色調襯底,再透過材質與色彩的轉換堆疊層次,適度留白的空間賦予孩子自在遊戲的彈性,也讓家兼具空間美學。
能夠透過居家空間設計,將三代同堂的情誼串連在一起,彌足珍貴。121 坪現代風透天別墅位於高雄港都,空間設計依循三代同堂的家族成員對生活的需求、美學喜好,且以開放公領域、充沛採光,置入多元的收納機能;私領域採五星飯店套房規格,除了睡眠區還有更衣空間,展現舒適、安定的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