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牙醫診所的印象,還停留在簡潔冰冷的外觀嗎?歷經歲月洗禮的27年老屋,改建為日系文青的舀禾牙醫診所,曜鷹室內空間設計 洪鵬智總監,為了揮別牙醫診所的既定印象,選以大面積的溫潤木質鋪敘其中,同時在隔間、展示櫃,甚至是燈光線條內皆加入了趣味的房屋意象,不僅減緩了病患的緊張情緒,一踏入診間更擁有截然不同的溫馨氛圍,快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有小孩的家庭,絕對需要大量的收納空間,但又不想要家裡一眼望去滿是櫃體,破壞珍貴的空間寬鬆感。這間 33 坪預售屋透過曲線設計消弭了生硬櫃體帶來的壓迫感,利用整合概念將收納櫃結合餐桌一體成型設計,訂製專屬的用餐空間。全室從硬裝到軟裝配置都注入流線設計,輔以溫潤的木質調色彩計畫,引入豐沛自然採光,晾曬一家四口溫馨家庭日常。
45坪私宅的裝修之旅,由半毛胚狀起始,因建築本身存在空間寬敞的優勢,設計師選擇透過複合媒材混搭,創造視覺層次,再透過細膩的布藝家具挹注人文風情,在簡約又豐富的空間感之中繫起家人互動,體現最純粹的美好生活本質。
從原始平面圖可以看出,考量到購買新成屋不希望大幅變動格局,加上年輕夫妻下廚是用來調劑身心而非日常家務,因此預先透過客變退掉廚具與地板,將封閉式廚房改為開放式,透過中島整合餐廳、並串連客廳區域,拓寬進門視野,讓原本窄長型的廳區更顯寬敞,化單調動線成為活絡的生活路徑。
位於苗栗 20 坪中古屋改造計畫中,墨生設計團隊首先從重塑中古屋格局,將方正格局劃分為四區塊,分別安排開放客廳、餐廚、主臥與兒童房,讓公私領域皆能納入充足採光。室內從立面、天花板到櫃體家具皆以弧線收邊,採光窗也做了弧形倒角增添細膩且柔和的空間氛圍。天花板保留了鐵皮山形屋頂,順著斜面填充隔熱材質,並運用綠建材木纖板包覆調節室內溫度。這樣的設計不僅保留了視覺上的挑高感,還在低位安排了冷氣空調,配合木樑與間接照明結合,營造出渡假小屋般的溫暖光影。
「溫馨而舒適的空間,是我們理想中的生活居所。」年輕夫妻購入屋齡 26 年的老屋,期望打造北歐風格的舒適宅,喜歡北歐風自然簡約的風格外,更期待新家擁有開闊且舒適的設計。設計師依循夫妻需求重塑 28 坪空間,在規劃三房兩廳兩衛的彈性配置下,從基礎工程開始翻修全室天地壁,廚房由封閉改為開放,客廳規劃了一道半牆活化室內動線,連同主臥也做了全面升級!
誰說坪數小就只能住得很壓迫,好好規劃會讓你看到意想不到的空間感!位於台北市僅 12 坪的老屋原始內部佈滿櫃體,加上屋高低矮更壓縮了生活空間,廚房位置不符合使用動線外,不規則的衛浴空間也阻礙使用體驗。亞若設計陳若雲設計師將原始裝潢全數拆除,將主要收納集中在電視牆與玄關空間,開放式廚房已重新設計成符合屋主身高;浴室位移後不僅空間變大還擁有完整的乾濕分離設計,將一房兩廳一衛浴的老屋,打造令屋主夫妻怦然心動的生活空間。
你能想像,8 坪變成 80 坪的裝修設計嗎! 胡來順設計師,擅長將小宅放大,此次在8坪小宅中放置水晶燈、獨立缸的豪華設計,滿足屋主心中的夢想宅! 屋主喜愛明亮純白的居家空間,所以設計師將原先昏暗又老舊的房屋,打造成潔白的壁面,3 米 4 的高度優勢可以擺放水晶吊燈,再利用切割手法,將飾板以不規則的菱形排序,下方加上間接照明,成為客廳的電視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