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坪數住宅,很容易發生餐廳與廚房要取捨、收納不足的窘境,但其實妥善規劃調整隔間,就能在有限坪數創造無限可能!這間僅 16.5 坪的預售屋透過預先客變調整門片方向後,騰出空間規劃公領域收納牆,還有餘裕增設中島滿足屋主需求,下方還能作為儲物空間使用,讓小宅即便規劃三房兩廳兩衛也很寬敞。
這間現代風親子宅,女主人喜歡邀請親朋好友來家裡作客,卻擔心在空間坪數的限制下,會產生擁擠、不自在的感受。設計團隊經由預售屋客變,審慎考量全家需求後,拿掉一房格局,打造寬敞舒適的空間樣貌;再加入天然大器的大理石紋,並以圓弧造型修飾尷尬大樑,添加低調華麗的質感,不但能迎賓待客,還擁有舒適放鬆的居家體驗。
新青安貸款上路,不僅帶動房市轉熱,也促進室內裝修市場活絡。根據台灣室內設計、裝潢社群平台「設計家 Searchome」統計,2024 年上半年該網站的室內設計師媒合案例數,比起 2023 年同期成長達 18.3%;其中裝修案例更集中在新成屋、中古屋,而預售屋比率也略有成長,推估新青安對成屋市場影響大,預售屋客變則成裝修趨勢。
新家裝潢時風格與機能固然重要,但每天居住的環境安全健康更需要重視!這間 30 坪預售屋預先做了客變打造符合屋主需求的三房兩廳。全室運用的板材皆為設計師精心挑選F1低甲醛認證,搭配統一的色調組合,細節加入圓弧與色塊創造大人小孩都愛的親子宅。
屋主購入位於台北市大安區的預售屋,原始房間太小,空間使用不易,委託設計師在客變時期適時調整,實踐夢想中的美好居家,屋主希望能夠有足夠的空間讓小孩活動、親友聚會空間、展示藝術作品,並能將窗外的山景引入室內,針對上述需求,設計師透過格局調整、創意策展式展示收納、隱藏設計等,打開小宅的視野與高格調,同時為未來的生活保留彈性,以人生長時間軸為設計發想,預留插座開關、未來隔間牆及冷氣,孩子長大後能輕鬆劃分專屬房間,跳脫框架的居家設計,納入自然美景時序更迭,居住其中就像一幅煦煦如生的畫作,令人嚮往。
除了風格營造外,在進行預售屋客變時,屋主發現在基礎工程上有很多缺失需要改善,因此屋主委託堆設計室內裝修進行後續空間設計規劃,並滿足一家四口的機能需求。在空間規劃之外,設計師也擷取現代風的俐落簡約,以及工業風的個性,搭配不做滿的電視牆設計,實現開闊的空間感,創造出親子之間可以自在相處和對話交流的生活場域。
只要把握預售屋的客變時期,便能將建商的標準格式,改為心目中的理想樣貌!這間被清新綠意、溫暖陽光圍繞的35.5坪親子宅,住著甜蜜的一家三口,設計團隊縝密討論後,將原建商的四房格局,取消兩房設定外,也退縮客用衛浴的大小,爭取寬闊的公共空間。不但擴充屋主所需的餐廚範圍,也打造彈性十足的多功能客房、充足的收納機能,從零訂製專屬小家庭的現代風機能宅。
原始格局為4房2廳的63坪空間,為更貼合屋主一家需求,秉持著「沒有完美的配置,只有最適合的配置」理念,選擇在客變階段將格局調整成2房2廳,並透過更為通透開放的設計,將公領域機能相互串聯,不僅互動性大幅提升,柔和的奶茶色更是為居家空間帶來愜意的生活氣息。退休的夫妻二人為空間的主要使用者,隱私需求僅需對外部空間,內部空間規劃為自由平面,可開放共通使用,也可獨立保有隱私,或許這就是退休宅最需要的「私而不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