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室內設計文章報導推薦-設計家 Searchome

提醒你

本網站隱私權政策已於2018年7月20日更新,請至閱覽並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若您未勾選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

登入 / 註冊

會員登入

網友 / 設計師註冊

20 坪預售屋的格局魔術!小坪數巧納 3 房 2 廳,創造微型住宅生活的寬鬆感_視覺圖

20 坪預售屋的格局魔術!小坪數巧納 3 房 2 廳,創造微型住宅生活的寬鬆感

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中心,要尋得一方寧靜實屬不易,然而禾光室內裝修設計卻將這份奢望化為現實。禾光室內裝修設計團隊巧手打造的 20 坪預售屋,不僅打破既有限制規劃出令人驚豔的三房兩廳格局,更將簡約現代風格與實用機能完美融合,為屋主打造一處能讓身心沉澱的療癒之境。

20坪新成屋自然柔和的基底,注入通透視野,譜寫機能與美感兼具的北歐風居家_視覺圖

20坪新成屋自然柔和的基底,注入通透視野,譜寫機能與美感兼具的北歐風居家

20坪新成屋,擁有2+1房的格局,設計團隊以北歐風為主軸,運用多元異材質、色彩搭配、美型收納等,打造出簡約卻不失溫度的雙人居所。整體空間以木皮、油漆、磁磚與塗料等,構築出自然柔和的基底,輔以玻璃與金屬元素,注入一絲現代感與通透視野,共同譜寫出一個機能與美感兼具的居家環境。

小坪數也有滿滿活動空間!21 坪預售屋訂製腳踏車架,專屬健身空間打造有自然相伴的健康休閒生活_視覺圖

小坪數也有滿滿活動空間!21 坪預售屋訂製腳踏車架,專屬健身空間打造有自然相伴的健康休閒生活

這間為熱愛運動的屋主夫妻打造的空間,不僅是休息的港灣,更是日常鍛鍊身心的理想場所。設計師顏善松將「運動」元素巧妙融入整體空間,在有限的坪數中,透過格局調整和開放式設計,創造出寬敞舒適的運動環境。在預售屋階段即參與規劃,21 坪住宅對原有的三房格局進行微調,釋放出更多的公共空間,讓夫妻倆能自在地進行居家運動。

台北信義區老屋翻新,白色簡約的好感居家,大面開窗引景入室,一家四口一起瑜珈,療癒身心靈!_視覺圖

台北信義區老屋翻新,白色簡約的好感居家,大面開窗引景入室,一家四口一起瑜珈,療癒身心靈!

屋主購屋後,希望能改變30年老屋舊式的裝潢風格,期望有個開闊的寬敞居家,一家人在客廳可共同練習瑜珈,擁有明亮的廚房、大餐桌一起用餐與閱讀,並增加收納空間,委託設計師改造,溝通需求與想法後,提出整合性的解決方案,不僅更新老舊管線、磁磚及隔間,並以極簡白色為基調,調整廚房及餐廳格局,運用多元異材質及完善的收納規劃,在有限的框架下,依循居者的生活習慣,不過度裝潢的留白設計,實現理想的生活藍圖。

2025 SAKURA AI NOW 北中南6大精選設計案例,探索不同風格的家!_視覺圖

2025 SAKURA AI NOW 北中南6大精選設計案例,探索不同風格的家!

當代家庭的成員組合與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元,從三代同堂、雙薪育兒家庭,到單身上班族與毛孩家庭,每一種居住狀態,都對「廚房」提出了不同的期待與挑戰。SAKURA精選六個實際居住案例,從小宅與中大坪數住宅,設計師們根據使用者的烹飪習慣、收納需求與生活模式,重新思考廚房的配置,從封閉式轉為開放式、從傳統烹飪轉為輕食風格,甚至整合餐桌與中島功能,創造出具有彈性的家庭互動場域。

新北23坪新成屋以簡約為題,為紛擾繁忙的都市按下暫停鍵_視覺圖

新北23坪新成屋以簡約為題,為紛擾繁忙的都市按下暫停鍵

隨著新生命的到來,屋主夫妻選擇這間 23 坪的新成屋,作為一家人遮風擋雨的溫馨城堡。整體設計承襲兩人喜愛的簡約風格,在溫潤木質地坪上,以灰白色調鋪陳純淨氛圍,再透過彈性隔間打破制式格局,為繁忙的都市生活按下暫停鍵,營造靜謐而舒適的日常。

超越想像的友善宅邸!無障礙設計融合輕奢美學,157 坪毛胚屋化為全齡皆宜的溫馨居所_視覺圖

超越想像的友善宅邸!無障礙設計融合輕奢美學,157 坪毛胚屋化為全齡皆宜的溫馨居所

真正的豪宅設計不只體現於風格與用材的精緻度,更需要建構出讓每個居住者都能自在便利的生活空間。仝育設計這間位於台南 157 坪毛胚屋以「無障礙設計」為核心理念,消除地板階差、拓寬廊道,並將門扇改為輪椅輔具移動方便的拉門與電動門。智能設計的注入也賦予年輕人更多便利性,在現代輕奢的風格下,體現對每一位居住者友善的無障礙全齡宅。

為愛築巢!設計系女兒的溫馨美宅,從舒適玄關、機能和室,到臥房一字型大書桌都為妳特製~_視覺圖

為愛築巢!設計系女兒的溫馨美宅,從舒適玄關、機能和室,到臥房一字型大書桌都為妳特製~

父母對孩子的愛總是無微不至,這間溫馨的居所,是父母為了讓求學中的設計系女兒能更便利的通勤,特地在學校附近購入新居,設計師溝通屋主需求後,以簡約、機能、柔和自然為設計的核心理念,運用低彩度的溫潤色系與乾淨俐落的線條,精心形塑出一個清新且充滿安定感的生活氛圍,不僅滿足每位家庭成員的使用需求,更賦予空間的高度彈性,讓家不僅是庇護所,更是承載愛與成長的生活場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