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W Hotel-室內設計文章報導推薦-設計家 Searchome

登入 / 註冊

會員登入

網友 / 設計師註冊

首頁 > 文章搜尋結果 > New W Hotel

31坪簡約親子宅,打造孩子們寧靜明亮的生活舞台~_視覺圖

31坪簡約親子宅,打造孩子們寧靜明亮的生活舞台~

面對都市生活的緊湊與喧囂,這間31坪的三房兩廳住宅選擇以簡約風格出發,為一家三口勾勒出一處秩序分明、清爽溫潤的理想日常。整體空間以白色與淺木色為主軸,強調線條的俐落與材質的細膩,沒有過多的裝飾堆砌,卻透過設計層層推進,形塑出家的溫度與靜謐。

築夢引領豪宅設計新思潮:藝術與建築的跨界共鳴,以『活文化』美學致敬人生,從世界名畫走進女屋主的生活場域_視覺圖

築夢引領豪宅設計新思潮:藝術與建築的跨界共鳴,以『活文化』美學致敬人生,從世界名畫走進女屋主的生活場域

在一棟翻新後的樓中樓宅邸中,享譽國際的築夢室內設計羅芳銘總監再次引領豪宅設計語彙的革新,用築夢心美學「觀人・觀心・觀境」為設計三軸,將一位女屋主堅毅獨立、勇敢追夢的人生歷程,轉化成為立體的空間敘事,這不只是一個居所,更是載體,一個活文化的場域,一幅可居住的畫作。此案不只是空間設計,更是築夢室內設計10年來的文化革新轉捩點,從早期豪宅訴求的豪奢建材、極限挑戰視覺張力,到如今引入藝術文化,空間靈感取材自法國知名藝術家羅蘭珊「牝鹿」(Les Biches)的藝術理念,羅芳銘總監透過和諧色彩、高端材質、科技與優雅動線,將藝術活化,「不是住在房子裡,是活在藝術中」成為本案的核心信念,屋主的人生故事與畫家

國際「奢居文化」引領者─築夢設計,定義頂級豪宅的真正內涵!榮獲2025美國MUSE Design Awards金獎與義大利A'Design Award 2大獎項 _視覺圖

國際「奢居文化」引領者─築夢設計,定義頂級豪宅的真正內涵!榮獲2025美國MUSE Design Awards金獎與義大利A'Design Award 2大獎項

作為國際奢居文化的引領者,享譽國際的築夢室內設計羅芳銘總監認為:「真正的「奢居文化」,不止於豪奢昂貴建材的堆疊,它關乎於頂尖設計師能否感知建築與屋主間的共鳴,並為其注入獨特的靈魂與文化底蘊。唯有透過這份獨到的創意與深邃的連結,才能造就出貨真價實的「豪宅」,體現出富有內涵的奢居文化。」自2015年起,不斷走訪全球頂級飯店與藝術場域,探索現代設計與人文精神的交集,參與國際競賽,客觀地接受批評,勇敢面對並提升自我,透過這份廣闊的視野與深厚的經驗積累,對材料的運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轉化能力,每一件傑出作品的誕生,都源於對文化、美學與工藝起承轉合的完美融合,這份國際視野與系統性學習,成為築夢設計持續創新

3000坪山景現代豪邸,自地自建打造鋼琴與光影交織的退休日常_視覺圖

3000坪山景現代豪邸,自地自建打造鋼琴與光影交織的退休日常

在群山環繞的 3000 坪土地上,一座自地自建的現代別墅悠然展開。這是屋主夫妻為人生下半場所規劃的理想居所,不僅回應對自然的嚮往,也展現生活儀式感與空間美學的融合。由仝育設計總監莊媛婷與設計師鄭瑞文攜手操刀,從《道德經》的哲思出發,運用內斂沉穩的當代語彙,將住宅轉化為承載心靈的天地。

《圓弧交響曲》從玄關開始的設計美學!光影流動及流暢線條層次形塑, 28坪也有寬闊氣度_視覺圖

《圓弧交響曲》從玄關開始的設計美學!光影流動及流暢線條層次形塑, 28坪也有寬闊氣度

為四口之家量身打造的現代風居所,在僅28坪的坪數限制下,設計師以流暢動線與黑白灰主色,描繪出簡潔而不失層次的生活空間,讓一家四口在有限面積中,也能擁有完整的四房配置與寬敞的公共場域。

46坪現代質感宅,收攬景觀與光影的低調奢華日常_視覺圖

46坪現代質感宅,收攬景觀與光影的低調奢華日常

擁有絕佳視野的這間46坪現代宅,是屋主夫妻為兩人生活精心打造的理想居所。設計以穩重灰階為主軸,結合木質、石材、玻璃等異材質語彙,構築出低調卻不失奢華的空間底蘊。從進門起,一場關於光、線條與質感的空間敘事便悄然展開。

經典美式元素喚醒老屋靈魂!線板×木百葉圍塑25坪機能宅_視覺圖

經典美式元素喚醒老屋靈魂!線板×木百葉圍塑25坪機能宅

這間三房兩廳的25坪老屋,透過設計師的重新規劃,有效優化動線與收納,讓空間更顯寬敞明亮,並透過經典的線板點綴櫃體門片與牆面,配合木質溫潤色調,巧妙將佛龕融入整體設計語彙,打造極具美式鄉村風格的宅邸!

翻新 14 坪老宅,為一家三口打造三房兩廳溫馨北歐宅的垂直生活術!_視覺圖

翻新 14 坪老宅,為一家三口打造三房兩廳溫馨北歐宅的垂直生活術!

在台北市文山區,一處14坪的老屋,經由設計師重新改造後,搖身一變為三房兩廳一衛的機能溫馨小宅。屋主是一位單親媽媽,與兩個孩子共同生活,對空間機能與舒適度有著高度需求。設計團隊以「垂直整合」為核心策略,活用既有夾層,將生活空間分為上下兩層,有效釋放出公共區與私領域的界線,打造一處能兼顧互動、學習與放鬆的安心場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