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許久的開放式客廳,不僅有助於提升採光、空間感,在後疫情時代的當下,透過書房、餐廚空間的整合,也大幅提升彈性機能,為居家形塑無限可能性。奇逸空間設計的郭柏伸設計師,擁有對美感的卓越視野,藉著作為門面的客廳,底定整體風格調性,更滿足使用者的期待與嚮往,快跟著本篇文章一探究竟!
終於買下嚮往的房子,當然要打造五星級飯店般的優雅質感!這間19坪的現代飯店風居家,每一分細節都比照豪宅等級打造,先以大量異材質拼貼深沉大地色主調,再精心佈局燈光、勾勒圓弧線條,藉著流暢的設計手法編排,展現精緻的居家氣息,創造像國外渡假的放鬆情境。
面對遼闊空景的20坪北歐風小宅,室內沒有多餘繁雜的陳設,不管是顏色、材質或線條,都強調簡約乾淨的質感,巧妙引景入室,將放鬆療癒的氛圍放到最大。同時,利用隱藏式手法收整門片、收納櫃體,暗藏意想不到的機能性,卻不會破壞和諧的視覺美感。
客廳是家人交流、增進感情的場所,尤其在疫情過後,我們在家的時間更多了,客廳的設計有什麼改變呢?「為了讓家人能享受更舒適的生活,客廳設計最重要的還是空間感:大坪數場域各自劃分彼此串連、小宅則需整合公共空間營造開闊視野,才能讓我們待在其中感覺放鬆」竹村空間魏立彥設計總監說道,此次他將以三個精彩案例告訴我們如何打造舒適又體面的客廳。
走進20坪小宅空間,視線穿過高樓大廈後,隱隱透出療癒的湛藍海景,陪伴2大2小度過美好日常。全室注入一塵不染的純白簡約風,搭配低彩度的淺木質與暖灰,描繪寧靜無壓的居家氛圍,再加上臨窗的吧台設計,完美詮釋生活的舒適及愜意。
空間,是填滿生活記憶的有機載體,乘載生命歷程的精華。40年的老屋是屋主兒時住家,重拾後的進行老宅翻新,一樓規劃工業風色彩工作室,二樓以透亮、簡約的現代風形塑放鬆的居家場域;整體空間設計上,部分保留紅磚牆風貌及海棠花窗,藉此延續童年的回憶。
位於低樓層的40坪老屋,鄰近擁有大片綠意的公園,能夠享受天然的採光與美好景緻,於是設計團隊把握優勢,以戶外的放鬆氣息為基底,不做過多的陳設與裝飾,並鋪陳大面積的純白大理石,搭配簡約的線條、鏡面材質,譜寫浪漫卻不過度張揚的新古典場景。
屋主一眼就愛上擁有大面窗景的挑高樓中樓,夢想住家設計不僅要舒適放鬆,還希望是時尚氣質的打卡咖啡廳,在家中也有絕美的拍照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