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看著社群媒體,你也厭倦了光鮮亮麗的表象嗎?「日式侘寂風」恰好就是以「接受短暫、不完美」為核心的傳統日式美學,這種隨性、舒適的態度,撫慰了人們的內心,也成為受歡迎的室內設計風格。這間居住著三代同堂的62.5坪居家,結合極簡俐落的現代感,以及不加修飾的侘寂風,將原本不符合需求的中古屋,改造為充滿療癒力的生活情境。
隨著復古潮流重返、永續發展觀念的興起,二手市場不僅成為挖寶的場所,更是凸顯獨特品味的所在。歐洲常見的大型二手市場更是精彩,包含各種各樣的衣物,還涵蓋了歷史悠久的古董和經典的設計舊家具,成為許多人追求的時尚元素之一。這種對舊物品再次利用的熱情,在台灣也越來越多擁護者,從衣物到家具都有著被重新詮釋的機會,也讓屋主對新家裝潢有了不同的想法。不過,舊家具最令人苦惱的就是,獨特的造型或不合時宜的風格,使它在新空間容易過於突兀,如何融入新裝潢的生活空間成為難題。以下將列舉五個常見的屋主疑問以及成功的經典設計範例。
居家風格是一種生活表達,滿載了屋主的個性與生活哲學,沒有所謂最好的風格,只有最適合自己的設計。樺設設計總監,在設計初期,總是注重與屋主的對話及溝通,往往從中獲取設計靈感,巧妙將屋主的需求、喜好,甚至是對於生活的嚮往,融入自身專業設計中,呈現出獨一無二的居家品味。
年過不惑的老宅,為獸醫師夫婦與孩子、萌寵即將入住的新家。為讓老宅重生,設計師先將既有格局拆除,再將十字動線與玻璃門一一置入,使空間具有穿透感,又不失隱蔽性。翻新後的家不僅擁有超實用的機能,還瀰漫著迷人的日式復古風情,就跟夢想藍圖一樣!
想要擁有超高互動性的家?那你需要的是「去客廳化」設計,少了電視主牆定位,空間也擁有更大的使用彈性,而這個勇奪2023 GOOD DESIGN AWARD的20坪案例,正是詮釋去客廳化設計的經典範例,想知道設計師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兼顧機能與使用彈性嗎?現在就一起看下去吧!
比起簡約視覺、俐落線條和高機能的現代風,加入知性內涵的現代人文風,更拉近人與空間的距離!這間38坪的現代人文風居家,選擇低調沈穩的深木質色調、粗糙手感的淺灰藝術塗料,鋪陳寧靜內斂的底蘊,再透過日式格柵、光帶線條的修飾,迎來充滿想像的藝術視野。
「在大自然陪伴下和你一起泡茶,就是最美好的時光。」這間43坪日式無印風親子宅,男主人著迷於充滿放鬆感的和室,於是以此為起點,援引東方的日式思維,透過天然的質材紋理,細細書寫靜謐氛圍,並精心打造一處能夠觀景、品茗的多功能和室,讓一家四口與兩隻愛貓,徜徉在療癒感十足的度假情境裡。
不該讓「坪數大小」,決定你所嚮往的生活樣貌!這間13坪的夾層小套房,就比照2-3房的單層公寓般,把握3米6的屋高優勢,配置個人書房、收納書牆等生活需求,並善用梯子、輕隔間等聰明巧思,一次顧及空間感、採光和收納,為即將入住的夫妻二人,打造不可思議的日式無印風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