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年以上的狹長型老屋透天別墅,有著漏水、壁癌、管線老舊、通風不良、採光不佳等情況,設計師除解決問題之外,也重新定義格局分配,將活動起居設定在 2 樓, 1 樓保留男主人的書房及衛浴,B1 則成為電影、音樂的專屬影音天地,滿足每一道生活機能所需,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走過 20 年歲月的單層老屋,本身有樑柱壓迫、管線老舊的問題,加上收納與動線規劃不良,使全家人深受其擾。設計團隊透過設備更新、格局微調,並施以清新自然的北歐風格,使老屋改造後重獲新生,連帶同時解決了原有的風水疑慮。
歷時 35 年的 40 坪老屋翻新以兩個小主人為設計靈感來源,鋪上淡淡的粉色、紫色或天藍色,創造出宛如童話渡假小屋般的生活光景,但老屋伴隨的漏水及前屋主改動格局後產生的管線分佈錯亂問題,增加了不少施作難度,現在一起來看設計師如何用色彩美學及設計專業,修飾原屋況缺陷實現屋主的夢幻生活圈。
42 坪混搭風老屋的女主人熱愛下廚料理,也很常邀請親友到家裡,因此十分需要足夠寬敞的餐廚空間,加上希望有 4 房的空間規劃,能提供給 2 大 2 小去做使用,所以設計師除了解決老屋管線老舊的問題外,也翻新老屋的格局與機能,營造綠意盎然的清新感居家。
55 坪樓中樓老屋,長久飽受漏水、壁癌等問題,設計團隊針對地坪、牆面與管線全面翻修,並融合現代語彙、莫蘭迪色系與古典美學,注入優雅與時尚並俱的氣息,讓充滿歲月痕跡的居家空間,展現意想不到的全新面容。 甫入室內,挑高格局下保留原有的水晶吊燈,與大理石襯底的電視主牆呼應,讓室內維繫一絲奢華感受,並搭配菱形切割的茶鏡作為沙發背牆,與美式線板包覆的外窗、蘭紫色臥榻,巧妙為客廳區域描繪雅緻優美的輕古典風格。
60 坪的 30 年老屋改建成現代風商辦空間,設計師重整管線與格局、重新分配空間,並引入充足採光,搭配多元異材質展現豐富層次,展現有別於制式商空的風格視野,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面對 30 年住宅大樓的翻新過程,屋況老舊、管線系統損壞等狀況,皆是設計師首要解決的基本問題,然而在原屋格局與使用機能皆不合乎屋主所需的情況下,ST design studio 設計師蔡思棣從中找尋住宅值得保留的特點,並選擇於局部區域突顯老屋韻味,將新機能與舊元素自然融合。
面對屋齡 50 年的老屋翻新,以及隨之而來的採光不良、動線不佳、管線老舊、漏水壁癌等諸多問題,設計師將室內格局與機能配置全部歸零重整,像是把樓梯向生活空間之外遷移,或是重新整合客廳、餐廳、廚房與書房的格局劃分,都讓 20 坪的長型屋發揮出雙倍的坪效,重迎寬敞明亮的老屋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