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科技新貴的屋主,買下兩間相鄰的30年老屋,希望透過紘幃室內設計的專業規劃,把兩戶整合為大坪數的鄉村風住宅。因為共用管線位於兩戶中間,因此設計師雖拆除兩戶的隔間牆及封閉的夾層,再利用挑高4米2的優勢,以空橋銜接重新規劃於兩側的夾層。客廳採挑空設計,並且創造室內花園造景,營造歐洲戶外廣場氛圍,讓兩棟獨立的住宅,透過廣場與空橋串連在一起,不但樓梯避開大樑、空橋通道也巧妙結合了管道間。
看多了富含華麗浪漫裝飾色彩與陳設的傳統歐式style,是不是很希望能來點不一樣的歐式風格?本案給了大家完美的說明。馥閣設計設計師黃鈴芳以簡單手法,截取所有歐式設計上的代表性元素,像是天花線板、圓形芎頂天花、壁爐等意象來做呈現,風格到位了,還給人一股舒爽、自在的居住感受。
如同人生進行式,每個階段,永遠都有未知的精彩與未完成的任務必須去實現、去完成,而這個家正是如此,本案也是如此,看似制式的空間、地材,透過巧妙運用,玩味變化就此產生;看似衝突的風格,藉由取其精粹,風格融合也就此成功孕育。
大坪數空間的設計不僅要能滿足屋主在居住機能上的需求,同時也要能展現出空間的氣勢。金湛設計的淩志謨設計師,擅長豪宅的設計,更擅長結合不同材質與視覺美感的設計手法營造出空間的質感。此次他提出五種不同面向的設計秘訣,讓大家看見如何藉由設計技巧,讓大坪數空間的質感更上一層樓!
好不容易換換換,終於把家換成超級無敵大的大房子,尤其是看過了日劇的《推理總在晚餐後》女主角寶生家的大戶豪宅家居佈置,或是像電影《慾望莊園》或《傲慢與偏見》那般高貴典雅的庭園皇宮風格(哈哈哈,才能顯示本人的尊貴),但是要怎麼把這種金碧輝煌、大器典雅的感覺搬到我家,除了要大坪數外,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呢?
紐約翠貝卡區(Tribeca)位於曼哈頓下三角,影星勞勃狄尼洛的自辦影展和知名餐廳都座落於此,儼然文創藝術匯聚之地,自然引來不少精緻宅邸近駐,這戶坐擁五層公寓內整個四樓的品味家居,就在水岸、公園、地鐵站近在咫尺的賀柏街(Hubert Street)上,內部裝修結合藝術品深具設計功力之外,同時配備嚴謹的藝術品保全系統,須透過特定電梯鑰匙才得以進入,走進屋內腳底接觸的是紋理質感極佳的淺色巴西胡桃木實木地板,眼界所見則有高科技隱性嵌入的調控設備,包括燈光、螢幕、音響系統以及遮光簾全部採用電子智慧控制,最好的自然光,從拱型窗照亮屋內的優雅擺設
本案為一三代同堂的住居型態案例,設計師吳啟民以「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相處模式來做空間分配設計,讓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既不覺得擁擠,又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
買間十多歲的老屋,找個厲害的設計師,也許就可以換回一間宛如重新投胎過的新屋了!這間位在市區的透天宅,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原本的格局被切割得相當零碎,梵蒂亞設計設計師卿敏華率先整理了過於狹長的格局動線,透過重新配置隔間,以溫柔的設計語彙包覆整個空間,讓老屋也重新獲得了成為家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