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旅居澳洲、喜歡深色質感的屋主,希望在小空間中,感受到國外般的低調奢華生活感,而當他遇上同樣擁有澳洲生活經驗的王毓婷設計師,兩人的喜好與理念可說是一拍即合,她以精細的異材質搭配,為屋主創造耀眼質感的居家生活。
這間度假小屋位在澳洲亞藍海灘(Blueys Beach),由建築公司Bourne Blue Architecture所設計,整體設計以簡單風格為主與周邊的建築相融合。建築物坐落在草原以及森林丘陵附近的平緩山坡上,與自然環境相連。
這棟 60 坪大,住商混合的獨棟新成屋,頑渼空間設計如何規劃?大眾所想的一樓商家二樓住家就該是長得完全不同?經由設計師手法,讓商家住家的調性一致,讓屋主不論在一樓工作,或在二樓休憩,都覺得自己像在家一樣舒服。
這間房子位在澳洲墨爾本,重新改建之後轉化成維多利亞式房屋,由建築公司Nic Owen Architects於2016年所設計,設計師為這間154平方公尺(約47坪)的房子,增設家庭娛樂室和廚房,主要是希望可以加強空間的機能性。
其實,藝術銀行的概念在加拿大、澳洲等地行之有年,透過租賃方式,親切地推廣藝術,並成為國家最大的當代視覺藝術收藏寶庫及交流平台,而臺灣的藝術銀行也以此期許,除了以高貴不貴的方式,讓藝術滲透民眾生活,刺激及培養藝術收藏的客群,進而提升國民美學及素養,同時也能藉此鼓勵年輕藝術家持續創作,蕭宗煌說:「我們希望藉由最平衡的收購方式,鼓勵藝術家創作實驗性的作品,我認為大膽的轉折與碰撞,也是讓藝術家成長的關鍵。」
有點現代又有點鄉村,這棟位在澳洲墨爾本的繽紛多彩別墅激發我們許多的設計靈感,負責設計改造的是Austin Maynard Architects建築公司。Alfred House由兩棟建築物所組成,設計師重新調整格局,改建後的內部設計擁有兩間臥房,其中一間房有局部空間與外部的小花園有所連結。
2015 - 2016 台灣空間美學新秀大賽( Taiwan interior New Talent Award , TINTA ),除了多位新秀參與競賽,讓眾人看見台灣未來住宅設計的具體輪廓外,也邀請了日本代謝派傳人新銳建築師平田晃久、澳洲獲獎無數跨領域設計大師 Alexander Lotersztain 、英國老建築改造大師 Thomas Griem 三位國際大師來台,與設計人們進行深度對談。此次難得的機會,我們也專訪到三位大師,淺談自己的創作與理念。
在 2015 年以前,這棟位於澳洲墨爾本費茲洛( Fitzroy )建築原本是佔地 250 平方公尺(約 75 坪)的紅磚倉庫,如今已被改造為道地的工業風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