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裝潢趨勢的演進,對於豪宅裝潢有了全新的定義!25 坪三房兩廳新成屋以烤漆飾板,金屬板以及義大利特殊漆等精緻的建材包裹天地壁,營造大器而溫馨的公共區域。私領域延續公領域建材堆疊的風格,更添加了展示包櫃作為臥室亮點,不需要百坪空間也能擁有豪宅的奢華享受。
在攝影界裡面,「光圈先決」是拍出好照片的最基本概念;對於空間設計而言就和攝影一樣,找到最佳的自然光來源是空間舒適度的基準,更進階的則是對於人工光源的配置!藉由格局調整、材質運用和隔間設定最大化自然光線,能讓居住者感知時間的流變,能讓生活變得更健康;夜晚則需要透過精準的燈光設定,滿足閱讀照明、氣氛營造等。由翁嘉鴻建築室內設計操刀的單層公寓、樓中樓與透天別墅三間案例中,精準運用自然光與人工光源,形塑出能轉換生活情境。
室內採光好壞是居家空間舒適度的重要關鍵!位於新北板橋的 55 坪新成屋在每個空間皆擁有大面積採光窗,設計師利用優越的採光優勢,以開放型態的公領域配置,讓客廳與餐廳安排在同一場域,創造動線與光線的完美流通。沙發不靠牆的規劃方式讓客廳呈現順暢地回字動線;另一邊的中島結合餐桌設計則是空間中另洄游動線,兩者交疊後消弭廊道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自由串聯的生活動線。
坐落於台北精華地段的透天大齡老屋,歷經50年的歲月洗禮,原始屋況面臨水電管線老舊、天花低矮壓迫等窘境,浩室設計透過整合動線並擴充使用坪效,成功化解了老屋常見的狹長格局及採光不佳的疑慮,形塑有如雜誌內頁般的文青咖啡廳及文教教室,快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坐落於新店 央北重劃區的30坪空間,坐擁良好的採光優勢,因此選擇人文禪風為基調,以溫潤的木質與暖色光線交織,堆疊出靜謐且耐人尋味的書香人文氛圍,再點綴些許現代元素,讓平凡的新成屋化身怡人自得的人文禪風。
60 坪新成屋擁有特別訂製的寬敞大門,因此落塵區也按比例預留寬敞地坪,入門左側柱體規劃懸浮端景櫃,將主要的鞋履、外出衣物收納整合在左側頂天高櫃。鞋櫃結合鐵件支架拉出展示框線,淺色天然木皮降低頂天高櫃的壓迫感,輔以別緻的十字線燈優化大面櫃牆比例,也能作為氣氛照明與進入廳區的指引。
採光好壞,是衡量一個住宅重要的標準之一,居家如果擁有好的光線,能讓空間顯得開闊,居住於其中也會感覺舒適、放鬆,而這多半取決於建築物的結構、位置與環境,並透過室內設計迎向最好的採光,此次新澄設計黃重蔚設計總監將透過兩個採光的精彩案例,為我們闡述如何透過設計發揮光線的最大效用。
「集實用機能、風格喜好與個人興趣的空間才稱得上是家。」從事科技業的屋主,面對高壓工作後的放鬆管道,除了與家人相處、就是在悠閒的週末時光享受閱讀與養魚的樂趣。綜觀屋主生活習慣後對新成屋做預先客變,預留好網路位置避免線材外露,電器也都規劃好專屬放置空間。從玄關開始延伸到電視牆規劃整面展示收納牆,落塵區端景櫃以木皮包框、莫蘭迪灰藍襯底,搭配線燈與層板呈現自然的北歐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