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新物的疏離感,老件獨有的歷史故事或許更加迷人!這棟位於陽明山腳下的複層別墅是屋組主的祖厝,因前幾年疫情嚴重時不能出門,成為了半世紀老屋翻新的契機。50 年的複層老屋從建築外觀開始改造,剔除老舊磁磚後加強外牆防水圖層,帶有窯變色的白色磁磚重新鋪貼建築外牆,並添加灰色格柵造型,讓這間老舊祖厝有了全新面貌。內部裝修手法有別與一般住宅設計,著重在讓屋主的古董老件收藏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以復古磚、花磚、特殊漆和木質元素建構生活的舞台,構築庭院茶室與室內品茗區,讓歷經多年累積的藏品成為日常光景。
屋主是緬甸人,在台灣落地深根後組成家庭定居在台北,購入 24.5 坪新成屋後,面對空間裝修需求不僅需要三房兩廳兩衛格局,更希望能讓信仰在家中有一處妥善供奉的位置,又不會顯得突兀。另外,特別重視親子關係與家庭生活的屋主,也希望住宅能有替孩子打造的專屬遊戲空間,也能讓夫妻在家時光感到休閒放鬆。
70坪的複層商業空間,化身為新北市的拾光醫美診所,構設計 楊子瑩設計總監以清爽明亮的場域配色,揉捻新古典風的溫柔、浪漫氣息,形塑舒緩人心又能安心舒適的就診環境,同時為了滿足醫美診所及顧客所需的隱私性,以輕隔間及通透拉門界定場域間的分野及機能性,快跟著小編一起來探店吧!
時光荏苒,女屋主長大後回到童年的家,決定翻修這個充滿回憶的地方,讓它重現昔日的溫暖與美好。這棟三層樓的透天別墅,因地勢關係分別為地下室、1樓及2樓,屋齡已超過50年,原始屋況壁癌漏水相當嚴重,設計師透過老屋基礎工程翻新、微調動線佈局、多元材質拼接、庭園造景,改造後日光大量進駐,室內外景色合一,並適時保留老鐵窗花及舊玻璃等復古元素,讓老屋保留過去的成長回憶,換上嶄新容顏、健全體質,繼續陪伴屋主一家人未來豐盈生活,譜寫溫暖四季。
老饕最愛的牛排館於桃園開設分店,早在毛胚屋階段,便邀請YHS DESIGN設計事業為其完成一個兼具時尚與溫馨的用餐氛圍。166坪的毛胚屋,在設計上首先須考慮機能與美學是否具備人因工程和耐用性,還有顧及到品牌想傳達的理念與真實性。設計師希望結合本身建物為兩層樓的複層空間,從發揮空間優勢去架構空間的特性,形朔一個好的空間品質,提供優雅且具獨特性的用餐空間。
京璽國際 周彥如總監主張將藝術、生活與綠意納入居家空間內,並以不同形式傳遞其理念,著手規劃樓中樓豪邸時,以適當地挪動隔間讓渡空間尺度,創造開闊的大宅氣度,同時結合細膩獨到的設計手法,以豐富的材質及色彩渲染居室,無論身處何場域,皆能勾勒出愜意悠然的生活情景。
了解建築條件和體質,是接手室內改造項目的第一個步驟,同時融入企業或品牌的中心思想,讓空間設計不只是美學表徵,更是一種精神的詮釋。從卵形建築的辦公基地為發想,在室內規劃上顛覆辦公室的十字軸線建構,以柔美的曲線構成空間上的天地壁。並選用白色作為整個空間的主色調,搭配燈光設計與純粹的空間氛圍,空間顯得既前衛又時尚,空間的界線變得模糊,人們在其中自由穿梭,仿佛置身於一個夢幻般的境地。
新婚夫妻十幾年前委託好厝元創設計第一個家,因孩子長大、自己也更有能力,挑選了一間 57 坪挑高的樓中樓,再度委託黃元恩設計師打造新居!設計師利用樓中樓的結構優勢,融入優雅的弧度元素與現代工法,創造出富有藝術氛圍的空間。由於屋主本身收藏豐富藝術品,因此跳脫傳統居家設計的概念,與設計師共創一個藝術的生活空間。透過現代美術館的概念注重流動的動線規劃,將原樓梯移至客廳,使樓下房間擴大,並優化樓中樓的垂直動線,使公私空間更為流暢,呈現自然的場域連結,陪伴屋主打造多年來的夢想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