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長形的房子往容易有採光不足的困擾,若是碰上屋齡超過 30 年,很可能面對的是一個個又小又陰暗的空間。這次老屋翻修的正是這樣的窘境,空了許多年的房子亟需大大地改頭換面一番,但又窄又長的屋形該如何克服採光問題,考驗設計師功力。
用開放式格局放大空間,引進採光與空氣,是懷特室內設計的林志隆設計師擅長的設計手法。因應空間條件,善用各種巧妙的設計手法,將空間打開,讓生活在其中的居住者,如魚得水。
開放式格局是目前的設計主流,旅居國外多年的 KDG 果仁設計的任繼光設計師,以建築者的思維,建構具 3D 向度的開放格局,讓住宅空間感徹底改變。
近年來無私開放的空間成為潮流,格局規劃、機能配置之間的界線也越來越模糊,不僅更能展現全然自我的生活態度,同時能夠讓多種機能合而為一,在提高空間運用效能外,也使得居家視野更為寬敞自在。
前後採光的長形空間是透天屋常見的格局,妥善應用設計手法與材質界面延伸,將客廳與餐廳整合一體,不僅能打造出大器空間感,同時能讓採光面一加一大於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喔!
30 歲的國宅獲得新生,串起家的過去與未來; 20 年的老屋與樑共舞,成功整合畸零空間變身明亮書房……,一個個舊屋翻新案例,幾乎都有個共同點:重整不合時宜的格局,獲得更開朗的空間感。
自地自建的新成屋,滿載著事業有成的夫妻檔既好客又想擁有寧靜田園樂的夢想,於是,將新家將近 1/3 的空間規劃成無隔閡的公領域,不論是高朋滿座,或是獨自憑窗欣賞花花草草,新家的開放空間都能為繁忙的夫妻 2 人消除緊張壓力,好好地放鬆沉澱。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下班後總想躲進小酒吧裡喝點小酒,在那慵懶自在的氛圍裡,總是能讓人解開緊繃的情緒,釋放一整天累積的疲勞感。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每晚泡在人來人往的酒吧裡消磨夜晚,是否會有點空虛寂寞覺得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