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運用建材詮釋粗獷風格,於居家仿造倉庫和工廠的冷調氛圍,同時搭配經典的軟件單品,讓生活風格更到位,打造出充滿幻想與張力的特色空間,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6坪單層住宅,坪數不大的空間內,即將住進一家三口,如何妥善規劃空間配置,又不顯得狹小侷促,是此案的一大挑戰。設計團隊建立彈性流暢的生活動線,並注意機能與採光,去除不必要的裝飾,描繪輕盈無壓的輕工業風住宅。 玄關區域,鋪陳黑白花磚建立落塵區,在鐵件與玻璃燈飾交織中,營造寧靜舒緩的氣息。公共區域,採開放式設計,結合客廳與餐廚區域,打造開闊寬敞的心理感受,並配置小吧檯作為用餐功能,促進全家人的情感交流。
30 坪老房屋主為知名旅遊節目主持人Janet的家,奔波於各地的緊湊生活中,期許擁有一處放鬆、有歸屬感的居家空間。格局規劃上,以自由無拘束、相互串連的設計原則,拓展出超越實際坪數的空間視野;材質選擇上,選擇自然的磚牆、實木,營造歐美工業風住宅有個性卻不造作的生活氛圍。
台灣早期的衛浴空間大多沒有乾濕分離及收納設計,因此使用後地面潮濕容易打滑,花花綠綠的清潔用品也讓空間看起來更顯雜亂,又濕又亂再加上老屋的頹靡姿態,真的令屋主相當頭疼。 幸好經過設計師的巧手規劃,原本陰鬱雜亂的廁所衛浴終於有解了!此案 50 坪的中古屋以輕工業風作為設計主軸,將公領域的 loft 品味巧妙融入為衛浴設計之中。
當房子的格局規劃很制式保守,設計師如何在同中尋異、求新求變?爾聲空間設計的陳榮聲 Edwin Chen、林欣璇 Linda Lin 藉由材質的跳脫、立面的表現,增加空間的精緻度;當屋主夫妻一個傾向法式優雅,一個偏好輕工業風,兩位設計師又能善用同色系的串聯,讓不同材質、風格各自展演,卻又能完美銜接。
雖然工作受制於人,回到家生活卻是自己的!28 坪工業風住宅的屋主是一對注重生活情趣的頂客族夫妻,覺得在家裡就應該是完全地放鬆,而且夫妻倆平時又喜歡小酌,於是設計師將屋齡 7 年的中古屋營造成小酒館的風貌,同時融入居家應有的收納機能,讓夫妻倆能夠拋開工作的煩悶,自在地喝酒聊天。
屋主希望藉由簡約空間呈現純粹居家況味,因此在家具家飾與硬裝方面,刻意以簡約線條作為設計主軸,像是水泥質韻的電視牆整體留空、不做任何吊櫃,讓視覺主牆呈現完整畫面,再搭配皮革沙發與陽台鐵件摺疊門,呈現略帶粗獷的輕工業風。
這處位於北市的「玄月餐酒館」,業主運用赴美學習的西餐文化,與過往居酒屋的創業基礎,打造全新思維的日式餐酒館。設計團隊連結漁民、大海和職人的關係,透過松木、鐵件與特殊漆料,聯手演繹「月夜漁火」的波濤印象,展現令人驚嘆的設計語彙與美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