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在空間設計中主要扮演化妝師的角色,由於每個空間的機能性不同,所以燈光隨著空間機能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氣氛與功能。一般來說,客廳、臥房主要提供舒適放鬆的功能,所以在燈光設計上最常採用間接照明,藉由光線散射營造出輕鬆氛圍;在廚房、餐廳與書房,為了欣賞一道美味的菜餚或一本值得玩味的好書,照明有實質應用的需求,具備聚焦功能的直接燈源或聚焦光源,讓我們更能看清楚幸福生活的樣貌。我們從優向設計的空間案例中,可以看到設計師依據不同空間屬性,精細規劃燈光應用的巧思。
本案座落於日本奈良,由於外部緊臨馬路的關係,使得正面沒有任何一扇窗戶,只有一道白色的大門,為了讓室內採光提升,負責規劃的堀部直子建築設計事務所,選擇將開窗部分導引至房子的兩側,提供光源。對應建築,內部則以夾層形式做規劃,並在牆面穿插不規則的開口設計,當光源從房子兩側進入室內時,既不受阻擋,同時也能有效地再滲入其他處。這樣的開口設計,引入光線外,還創造出一個有趣的空間,同時也增加屋主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氣息。
在歐美被廣泛應用的百葉窗,遮陽、隔熱效果極佳,高隱蔽性能有效阻絕紫外線,並可藉由連動桿或直接轉動葉片方式,調整百葉窗的葉片角度。與一般窗戶或窗簾相較之下,其優點是能彈性控制光源、維持室內通風,且材質不易附著塵 、不易積落塵,較不會引發過敏、呼吸道疾病。
以划槳為靈感發想的Paddle Wood Light,燈罩造型獨特像極了鍋鏟外,功能上也很先進,不僅以LED光源為主,燈罩還能360度旋轉,兼具美觀與實用性呢!
廚具不再只是僵硬的大型櫃體,透過色調、線條分割、LED光源應用,妳的廚房也能融入各種時尚元素,展現自我主張,讓系統廚具也能變化出工業風、民族風、科技風……等百變表情!
燈光除了可以為空間情境而設之外,最初還是以人使用作出發點的發明,先釐清是為了工作或氣氛用後,再決定購買最符合需求的燈具。從19世紀美國人愛迪生發明鎢絲燈泡開始,人類對的照明需求從此進入不受晝夜限制的紀元。在短短的百年間從基礎的照明功能,衍生出更多因實用需求而創造出的產品附加價值,從節省耗電量、降低熱度、更好的發光效率、更長的使用壽命到多變的光源顏色選擇等。
老屋最常見的便是過於雜亂的隔間設計,阻擋了已經有限的光源,而使空間看來更為陰暗。故在老屋重新裝修上,打掉不要的隔間,已開放性設計來進行室內的重先規劃,不僅保留住了光源,空間動線也變得更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