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部落客史黛拉和諾禾設計團隊二度合作,為原本格局不良的 70 坪雙層老屋改造後,化身為每個角落皆精緻時髦的現代風宅邸。依據屋主需求,一樓公領域囊括客廳、餐廚、長輩房以及多功能健身空間,二樓則全然回歸屋主的私人領域,包含主臥與私人工作室。公共空間以低彩度色系黑、白、灰為主,並在壁面與家具納入大量時髦
時間輪轉的影跡,乘載滿滿記憶的老地方,這是一間位於市中心的雙併宅,屋主找上黃鈴芳設計師重塑老屋新面貌,有著老屋改造豐富經驗的黃鈴芳設計師,這次在打開格局後驚見樑柱扭曲的重大問題,在結構上、設計上她要如何整合三代人的想法,滿足老媽媽與子女們、兒子一家的生活環境呢?
老屋新屋各有擁護者,新屋著重在設計美學,老屋則多了歲月的痕跡,必須從基礎結構調整,再進入內部裝修。老屋雖然沒有新屋屋齡上的先天優勢,但若能解決基礎工程,依照使用者需求重新訂製新的空間表情,為居住者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老屋其實更多了獨具魅力的生活況味!
一個家住了三、四十年,不管住在裡面的人多麼費心照料、維護,畢竟還是很難避免種種時間侵蝕的痕跡,於是適當的改造、翻新,就成了老屋重新能再一次,帥氣或優美地走進人們記憶的最佳方式,而透過專業設計團隊有系統的操作,安全與健康、舒適性都會更上一層樓。
位於台灣北部山區的 90 坪屋案有著特別的扇形構造, 270 度環景開窗讓它得以坐擁天獨厚的面山即景。但是原始格局隔間牆過多、阻擋光源與美景,且看將作設計如何在優良立基上打造令人驚豔的山居豪宅!設計師首先打開空間視野,以結構柱為中心、拆掉多於且零碎的隔間牆,採「環狀設計」串連所有場域,順利引光入室。
這間屋齡40年的電梯華廈,和大多老屋相同,有著採光不佳、格局凌亂及管路老舊的問題,居住者為一位對流行極為敏銳的女屋主,本身精品收藏就不少,需要有足以襯托的展示區,同時還有在家下廚及讓愛犬奔跑的開闊空間,要如何改善陳舊老屋的不良條件呢?考驗著設計師的功力!
老屋在時間的堆疊之下悄悄醞釀成獨自的空間個性,可以述說故事,但也累積了不少需要修繕的裡外問題。老屋翻新的裝修重點除了解決空間原有的採光問題、漏水、壁癌或是格局不佳、結構不良等,如何貼近未來居住者的使用需求,並且把老屋變新屋,成為自己心中理想的家的模樣,都是老屋最吸引人的魅力之處。
空間利用的方式,常會承襲舊有的生活習慣,森境&王俊宏設計,習慣以鳥瞰的方式看待空間,當思維邏輯改變之後,設計就有更多可能,而生活也不會再被既有框架限制,變得更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