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變萬化的玻璃,除了可被作為各類飾品、彩繪窗之外,也同時常被用於居家隔間,不同於鏡面強烈的反射性,其獨有的清透感,讓它更常被使用於電視背牆等牆面,在帶來明亮的現代感之餘,也不顯得太過冰冷。
在現在什麼都漲的年代,新婚夫妻想在台北生活真是大不易,更何況購買新屋新房!!但愛狗的屋主卻不放棄想要一起生活築巢的夢想,尋尋覓覓終於在台北內湖找到落角的「新房」──15坪的挑高毛肧屋。小雖小,但兩人堅信從小開始,一步一腳印,未來還有機會換更廣大的空間!但才15坪大的房子,要容納夫妻2人及3隻愛犬,還有不時來訪的雙方父母,到底空間要怎麼規劃才夠呢?
無論買的新房是預售屋或是毛胚屋,客變是相當重要的,因此本案設計師從客變規劃開始就與屋主及建商充分討論溝通,也節省不少裝修時間及預算,入門玄關包含及樓梯坐落的位置,透過設計師的重新規劃與安排,兼具美觀與隱藏收納機能,注重線條比例分布及材質交互呈現的視覺效果,再融入符合生活使用習慣實用設計,突顯個人風格,此外設計師還針對屋主酒藏與收藏品陳列的需求另做規劃,十分貼心。
樓梯間轉角櫃體門片採用不規則斜角切割的玻璃作為門片,將肩負收納功能的櫃子轉化為吸睛語彙。玻璃並非平整表面,反映其上的扭曲光景,除了有延展視覺得效果,更多了現代抽象的藝術氣息。
這棟房子的屋齡已有30年,雖然室內看起來沒什麼大問題,但老屋的狀況並非一開始就能立即發現,就在進行水電配置的施作過程中,發現了外牆有嚴重的漏水情形,於是找專人來報價、修復,剛好這段期間屋主夫妻在國外,於是設計師藉由e-mail與照片的往返,反覆溝通細節並回報處理情形,雖然發生了外牆漏水問題,但並不影響室內裝修工程的進行,因此整個進度依然在掌握中。
住了20年的透天三層老屋,屋主鍾愛居家幽靜的環境不捨搬離,由於屋型本身較為狹長,空間屬性界定不清,經常活動的公共空間、書房、更衣室都因長年居住而堆滿雜物,較長的過道和頂樓的房間則變成被忽略的閒置區塊,設計師歸納屋主一家人個別的需求,透過原始、自然、樸質的材質,讓老屋獲得新生命;移除沉重的牆面,將空間還給居住者,透過簡化隔間和清玻材質,以框景的概念創造屋裡的每一處風景。
透天別墅因為畸零空間過多,造成格局動線不佳,設計師將格局重整,並增加收納及展示空間。也利用材質及空間比例,讓居家整體感覺更大器與開闊,並賦與現代時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