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隨心所欲的簡單格局為了符合各目的的通用性,設計師以擅長的自然風格,為屋主打造一個能全然放鬆、抒壓和洽商的空間。在格局配置上,打掉老住宅舊有的2房2廳零碎隔間,讓並不強調家庭性的此屋,能有更大的活動範圍,僅留下一間臥房和一個開放式的複合空間,因為想到需兼顧商旅性質的工作需求,故在客廳後方規劃了一個寬敞的開放式工作區和大面積的收納櫃,讓屋主可以 自由地放置大批文件也不會顯現雜亂
一開始知道屋主買下的是無樑板設計又有著三面採光的毛胚屋,設計師王俊宏曾試圖勸阻屋主將新屋退掉另覓新居,因為無樑板設計的建築,雖然將樑收在樓板,室內因此會看不到樑柱,但相對天花板高度也會較一般建築來得低,而這新屋面對的還不只是天花板過低的問題。
屋主買下這間位於竹北的兩層樓透天別墅,除希望能擁有一般住家的必要機能,也希望能藉由設計師的設計,打造一個充滿休閒氛圍的居住環境。為了完成屋主的夢想,設計師結合北歐風格的木質元素,帶入自然、無壓的氛圍,以及結合木頭紋理與進口傢具的選搭,替屋主營造出充滿度假villa的居住空間
每個人都希望居家除了住得舒適外,還具有減壓放鬆的功能,最好回家就像度假一樣,能忘掉工作的繁忙,因此,利用原木家具及粗獷樸實的漂流木、文化石等材質,打造簡潔無壓及自然元素的風格,營造溫馨居家感覺,近來也特別受到歡迎。
「我不在家,就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這句話不再只是廣告台詞,而已經成為台北人生活的寫照。大家都在城市裡、巷弄間尋找能舒適待著的咖啡店,但是,要找到真正對味的並不容易,對鄧九雲來說,一家能讓她待上大半天的咖啡店,除了要有好喝的現煮咖啡、好吃的新鮮點心,還得要有曬得到陽光的半戶外座位、像待在家一樣輕鬆、無壓的空間氛圍,真的有咖啡店能符合這麼多的條件嗎?
低彩度的材質建構出無壓的生活氛圍。米灰紋的拋光石英磚地坪構成一片靜謐,由大理石打造的電視牆,狀若渲染的紋路則形成一幅大型水墨。透過立體造型與冷冽質感來展現時尚的都會品味。
穿透式設計,顧名思義便是讓空間具有穿透感的設計手法。此種設計手法常見的材質包括清玻璃、霧面玻璃、格柵等等,也常搭配拉門、牆面與端景設計,能夠有效地保持空間的通暢視覺,同時也有豐富空間層次感的效果。運用在小坪數空間中,可以保有空間界定同時又能放大空間感,而在大坪數空間裡,則可以搭配變化手法,形成獨具創意的造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