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調查,2022年每戶平均居住人口僅剩2.59人,這個結果不僅為歷史新低,同時也象徵著現代社會家庭結構的改變。單身不婚族群人數攀升,房價更是直線上升的狀況下,人們對居家空間的需求,也由以前最熱門的中、大坪數,慢慢轉為20坪以下的中、小坪數。但你知道嗎?越小的坪數越需要好好規劃,若是疏忽了一些細節,可能會讓日常生活品質略為下降喔!今天幫大家簡單整理3個小坪數屋主不能不知道的裝修地雷,如果你也是小坪數屋主千萬別錯過這次的私房秘技喔!
16 坪空間雖然是新成屋,但坪數較小且不符一家四口生活習慣,設計師微調格局後,導引自然採光照亮室內,改善了原有窄小陰暗缺陷,開放的格局設定搭配設計巧思,也理清室內順暢動線,並透過家具佈局,拉開各領域使用範圍,提供小孩充裕的活動空間。風格規劃以屋主鍾情的鄉村風為主軸,鋪陳大面積黃、藍色調,帶出明亮活潑氛圍;再運用木質、軟件、線板等美式鄉村元素,妝點鄉村風的溫暖氣息。
14坪新成屋原格局壓迫,設計師利用深厚的設計經驗,將整體空間重塑,理出寬闊的空間感,再搭配屋主需求,以獨到的美學見解,細細探討每個材質與設計,讓小宅重獲新生。
結束忙碌的一天,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到家舒服的窩著!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名單身銀行主管的 8 坪套房,套房裡利用了日式小宅的格局規劃,在玄關的一字型廚房下嵌入洗衣機,回到家就能把要換洗的衣物順手丟進去,形成了一個複合式的家事間。
位於車站旁的40年老屋,是常見的舊式長型公寓,空間狹長、廊道多為閒置浪費無法被完整使用。構設計的設計師楊子瑩將空間重新整併,以令人舒心的質感,實現個人化的生活公式,滿足居住者的需求和舒適的感受,擁有最美的生活樣貌!
大都會寸土寸金,也連帶建商發展出越來越多小坪數挑高房型,降低購屋門檻也滿足空間使用需求,設計師們也因此有了更多設計發想,在挑高空間中取得最佳的坪效,本集「就是愛住設計家」要帶您一起來欣賞兩個充滿創意巧思的設計案例。
小坪數的房子應該要如何裝修呢?本集「就是愛住設計家」要帶您一起來看如何透過設計手法,將小戶型空間注入機能,創造出小巧而舒適的生活空間。
地狹人稠導致台灣房價節節攀升已不是新鮮話題,考量小孩上學、爸媽工作通車時間等等,以大都市為主的中小坪數住宅仍是多數家庭的熱門選擇,因而無法享受偏遠地區才能擁有的寬敞及戶外空間。如果家中有陽台區,無論是前陽台、後陽台,也別只淪為擺放室外機、堆放雜物的閒置角落!下文將分享六位屋主的陽台設計巧思,即使空間迷你也能好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