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計解決生活的問題,創造人與空間的雙贏局面。」走入溫暖舒服的木質調空間,很難想像這間 40 坪老屋的前身是昏暗狹窄的破碎格局。改造後的廊道變得極為寬敞,而客廳與餐廳開放式一字型排列也優化了動線與視野;原本被視為難以發揮的畸零空間被化作陽光臥榻,也幫主臥增設了專屬的獨立更衣間。
111坪的中古屋,設計師以簡約風進行改造,以潔淨色調帶出其隱約的層次,同時加入木的元素,使空間不因極簡而冰冷,仍保有家的溫暖,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屋主夫妻身為企業家與醫師,面對平時的高壓生活環境,總期望能擁有一間私人的度假寓所,為繁忙疲憊的身心找個臨時歇腳處。莊媛婷、鄭瑞文設計師看見屋主的需求,以獨有療癒設計,幫助屋主細細品味生活,並運用大理石、北見橡木、金屬板、金屬噴漆、木紋磚、玻璃,打造師法自然、平靜舒心的73坪品味宅。
35 坪單身住宅,以純淨的白色基調、精選的軟裝搭配,鋪陳出明亮開闊的第一印象,再透過百葉、線板等美式元素,形塑清透的美式住宅風情。由於一個人居住,私領域格局分配上也預留大幅度比例,提供屋主完美的住宅體驗。
為了讓屋主安心住上 10 年、20 年,設計師將屋齡 10 年中古屋的老舊管線重新配置,並且拆掉原有夾層、大幅更動格局、重新規劃動線,凸顯了 32 坪住宅的大陽台、挑高優勢,讓夫妻倆可以擁有符合自己調性的美式風宅邸。
推開大門,黑白幾何造型的大理石磚勾勒著金黃線段,典雅壁紙鋪陳牆面,將視線由玄關處引導到屏風隔間。結合鍍鈦金屬與石材的穿透屏風前擺放著屋主的木製品收藏,象徵著回到自己家的歸屬。30 坪中古屋在格局與動線上都有很多缺陷,設計師在中古屋裝潢過程中重新梳理空間動線,換新老舊管線並重做天花板改善原本結構的壓迫感,並利用高質感的石材、鍍鈦金屬與線板裝飾立面空間 ,將老舊中古屋翻新成別具奢華風格的精品宅邸。
疫情期間,為了減少外出只好被迫宅在家,消費者在家宅太久,也開始修繕起居家的環境,使用多年的木地板受濕度和環境影響都已蛀壞,剛好趁機翻修地板,享受更舒適的居住空間。
顏善松設計師巧妙規劃 115 坪複層空間,透過動線與格局安排,拉近大宅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又不失其獨立性,運用木紋磚、鐵件、灰鏡、大理石等材質鋪陳,帶給屋主一家四口皆滿意的現代好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