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 3 口擁有 25 坪的居家空間,屋主夫妻想要給予孩子充滿創意的成長環境,因此境庭設計團隊以復古工業風為定調,打造活潑的童趣意象。以工業風格作為主軸,自玄關就能嗅見粗獷氣息,設計師特別挑選有著鏽蝕痕跡的鐵板為迎賓端景牆,與櫃體結合兼具屏隔與收納機能。客廳電視牆以仿古面石材與一枝極具份量的原木樹幹
為了預留半年至一年交屋,許多屋主會選擇在3月開始進行裝修計畫,但裝潢風格到底該選哪一種呢?根據台灣室內設計、裝潢社群平台「設計家Searchome」網站的「2018年度室內設計潮流趨勢報告」,裝潢風格逐漸趨向簡約、實用,2017年共有3成3屋主考慮到屋案轉手和耐看度,選擇機能性較強的「現代風」;而鄉村風、北歐、工業風格也開始出現混搭現象,帶動混搭風大幅提升67%。
位於紐約曼哈頓下城的翠貝卡( Tribeca ),有一間由 Andrew Franz 設計的工業風格屋案。這個 1884 年就已經建造的頂樓倉庫及屋頂被設計師重新整理,改為宜居空間,更增設開放式娛樂區、打造通往外部花園的流暢動線。
一同創業旅行社的夫妻,為了精省開銷同時兼顧事業,選擇市中心交通極為便利的舊式住商大樓作為住辦合一的起家厝。凱翊設計順應屋主需求與喜好,以辦公空間為主,保留 1 房做為私人起居,並以工業風格串連整體公領域空間。雖然採光佳、棟距大,但屋案本身有著空間狹小、西曬、樓板過低與嚴重滲漏的老屋問題。如何配置住辦
從事科技業的屋主夫妻平時喜愛出國旅行,也喜愛國外深具質感的飯店氛圍,而平時除了在家,最常待的絕非咖啡廳莫屬,在了解屋主的需求後,劉玉琪設計師便以「咖啡廳」、「飯店」作為設計靈感,再帶入屋主偏好的工業風格,營造出舒適生活場域,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玄關區,採以幾何色塊堆疊豐富層次,並充分利用轉角空間
位於台灣中部熱門觀光景點與校區的「紅盒子漢堡」以道地工業風格建構約莫 25 坪的樓中樓空間,佐以特殊建材與家具、老件,打造時髦前衛的特色餐廳。店內空間僅提供 16 個座位,以維持寬裕的行進動線, 1 、 2 樓皆採用進口紅磚打造粗獷不羈的視覺感受,並以造型黃銅欄杆串連樓層,挑高空間將天花與管線漆成黑
賀澤設計為了符合年輕業主的想望,在 20 坪店面腦力激盪,扭轉了傳統食品的既有印象,以北歐混搭工業風格的概念,打造了宛如設計旅店的「溫拿包子」。首先,針對店面布局,在天花與地坪以不規則的幾何形狀形塑空間,增添了屬於包子形狀的意象,並切分為等候、櫃檯與內部工作區域。在風格營造上,分別利用灰藍色與天空藍
24.5 坪居宅,為女生單身一人自住,雖是女生,但卻極為喜歡中性風格,於是設計師重整空間結構與老舊管線, 並將原有廚房牆面拆除,再給予 Loft 工業風格的修飾,打造出充滿個性美的機能單身宅,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設計師將格局重新整頓,留給客廳最為美麗的窗外視野,將窗景作為廳區裝飾的一部分,原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