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建築」與「設計」不再只是少數人的生活品味,而是整體公共意識與美學養成的具體呈現,我們更應將生活、文化與空間的整合議題,放入文明發展的視野中。 長期投入居家美學實踐的楠弘集團,特別邀請國際設計品牌Villeroy & Boch、合作,並與CSID (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攜手,於2020年8月25日 (三) 19:00-21:00舉辦「光之漫遊-空間色彩型塑」建築設計講座,由CSID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趙璽領軍,並透過與寬玠設計總監陸威年、合風蒼飛設計主理人張育睿對談,接棒分享的質地與色彩交會的個性之美,激發視覺與心靈感官的軸轉變化,以及如何運用顏色為生活或設計增添火花。
48坪現代宅內,以黑灰白三色為空間主色,營造出沈穩大器的空間氛圍,同時將格局規劃為齊備的3房2廳機能,給予男女屋主獨立的寢居空間,為夫妻倆的退休生活保留一絲彈性與餘韻。
37 坪現代風住宅混合各種看似衝突的元素,又達成恰到好處的美學平衡,像是曲線與三角、不鏽鋼及混凝土、光線的穿透和遮蔽,都讓室內空間藉由幾何線條的細膩安排,完整體現建築設計與人的私密對談。
很多人都會覺得家裡一定要有三房兩廳,或是一定要有多大的餐廚空間,但若是格局動線規劃不當,就會造成走道狹窄、生活不便,反而適得其反,因此近期有不少居家都開始採取「減法設計」,來避免不合宜的室內裝潢。事實上,減法設計不是斷捨離到一無所有,而是比例剛剛好,只留下自己需要的,不過度守著自己想要的,這樣才能住得安心又舒服。以下就整理了 7 種減法設計及相關案例,裝潢時不妨參考一下囉!
【40 UNDER 40設計傑出青年】一年一度的榜單已於日前公布,這是由廣州設計週在IFI認證、全球同步推廣的專業背景下,於2016年發起的重要設計活動,致力於評選出「室內設計中堅力量」。參評對象主要面向在大中華區40歲(含)以下(即1980年1月1日後出生) 在室內建築設計領域,具有卓越表現和專業成就的青年設計師。
【40 UNDER 40設計傑出青年】一年一度的榜單已於日前公布,這是由廣州設計週在IFI認證、全球同步推廣的專業背景下,於2016年發起的重要設計活動,致力於評選出「室內設計中堅力量」。參評對象主要面向在大中華區40歲(含)以下(即1980年1月1日後出生) 在室內建築設計領域,具有卓越表現和專業成就的青年設計師。
女屋主說:「外面的世界很複雜,工作壓力很大,回家就是想要一種放鬆、寧靜,很安定又溫暖的力量…」在陳嘉民建築設計師團隊中,蔡佩儒設計師擁有建築背景,秉持從人的使用慣性來思考設計的本質,讓每次的規劃,都能貼切符合屋主的使用需求,整合現場空間的條件限制,讓美學在生活中具體實現。
王俊寶,2006年創立迪卡建築設計中心,十多年來專注教育空間的設計與實踐,致力研究如何通過優質教育理念與尖端設計思維打造具有人文關懷的幼稚園。始終秉承“一筆一畫一世界,一園一品一理想”的設計理念,助力我國教育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