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區住宅價格昂貴,使得住宅空間趨於小型化,雖然空間小,透過專業設計,能提升空間的流動感與放大感,網紅爵妮JANIE擔任旅遊節目主持人,常出國海外,期望新家能以飯店風為主軸,新宅也跟其他新成屋一樣,存在單面採光、動線單一、室內幽閉狹小等問題,委託具有建築背景的將作空間設計總監張成一解決難題,經驗豐富的總監從使用者角度出發,破除傳統隔間來劃分空間,以LOFT觀念重新定義空間,拓展小住宅的氣勢感,用家具表達空間氛圍,輔以拉門、折門取代封閉牆面,各空間融合為一,細節與軟裝相襯,賦予小坪數空間多元的動線與充足光線,小宅媲美星級飯店豪華行政套房,實現屋主的理想生活藍圖。
在我們生活中充斥著各種智能科技,這種科技帶來的便利性,也讓屋主決定在裝修新居時,將家裡打造成全戶智慧宅!這間屋齡十三年的 20 坪中古屋透過許多新式現代建材打造出沈穩的灰色系都會空間;兩房一廳的格局中,透過隱藏設計弱化入口帶來的分割感,有效放大空間。特別重視生活機能的便利性、亦維護性與科技性,在規劃時就設定要配置智能設計,讓智能科技緩解忙碌的現代人日常,讓一家三口享受舒適愜意的居家生活。
買房子時最擔心畸零不規則的格局,會造成坪數上的浪費!然而在這個 27 坪的老屋中有著多處的畸零區塊,設計師將格局和動線重整,沿著建築結構的走向規劃玄關儲藏間,並擴大了 3 倍的空間感。另外,也藉由機能的整合,讓畸零缺陷變身為獨特的時髦亮點,更打造出屋主最愛的黑膠唱片空間,傾聽獨到而迷人的生活品味。
屋主購入新家後,考量空間和每個房間都不大,在毛胚屋時期就積極委託設計師進行客變,掌握最佳時機,充分發揮客變優勢,按照需求將公私領域重新劃分,完成理想的空間佈局等,輔以多元材質拼接、多元動線及弧形設計,創造沉靜的現代人文風,緩慢忙碌的步調,獲得身心靈療癒。
到咖啡廳或餐廳用餐時,經常可以看到卡座式的座位規劃,不僅舒適又有情調,更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增加餐廳的座位數量!卡座式設計也能夠利用於居家的裝潢規劃,無論是玄關、客餐廳、臥室…都能完美適用,放大小坪數空間、解救不規則畸零空間,變身網美Ins風居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走進清新明亮 12 坪的中古屋,規劃為兩層樓的複層居家,不但有著超乎想像的開闊舒適感,設計師更善用每一吋空間,配備豐富充裕的收納機能,讓日常工作忙碌的屋主,能盡情享受在家放鬆休憩的時光,可以在家做出美味料理,與家人悠閒地共享美味餐點,以及享受愜意的咖啡午茶,伴隨著飽滿日光,浮現美好的生活日常。
室內坪數15坪的小宅,要怎麼兼顧三房兩廳格局、開闊的空間感與海量收納機能呢?那就把隔間變輕盈吧!位於桃園中壢的15坪小宅,選擇捨去不必要的隔間,將空間感最大化,還利用精妙的機能佈局,在空間感、機能與北歐風美學間取得平衡,為理想生活拉開序幕!
顏善松設計師以「小宅放大」為核心目標,運用開放視野、穿透感設計與細緻的空間配置,為屋主夫夫二人與一隻貓咪、狗狗未來的新家,打造了一個舒適且具高級感的居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