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台中的56坪透天別墅,為一間剛落成的新成屋,雖然於客變時期就開始規劃,但建築本身還是存在動線不佳、收納不足、水電管線等問題,因此堆設計黃曼倪設計師在接手之後,先行解決基礎工程與生活機能問題,再融入簡約色彩、木質隔柵等元素,不僅將空間坪效全然發揮,還讓居宅空間瀰漫溫馨的人文禪意。
坐落於桃園市的17坪老宅,為好厝原創有限公司 黃元恩設計師的私宅,考量原空間水電管線老舊、收納不足、屋高較低且衛浴狹小,無乾溼分離,最終選擇於入住前重新翻新,透過由舊料回收再製的木材、實木佐以全然開放的空間感,完美重生溫暖又舒適的高互動親子宅。
從原始平面圖可以看出位於一樓的老屋原始隔間紊亂,近門後客廳區因為過大的和室壓迫,不僅形成許多窄長廊道浪費坪效,也阻礙了採光。耀昀創意設計總監蔡昀璋面對管線極度混亂、屋況糟糕的 40 年老屋從基礎工程做起,梳理水電管線並果斷將所有隔間砍掉重練,將原本的三房兩廳改為一房三廳兩衛,並重新編排客廳、餐廚,並增加書房與臥榻休憩空間,將公領域打造成歐式住宅的無走道設計。保留下的唯一一間主臥採取多面向入口,建構活絡的居家動線,讓原本差點要放棄急救的老屋起死回生還價值翻倍。
屋齡約為25年的32 坪老屋,既有的收納不足,且水電管線相當老舊,對於屋主夫妻和他們的孩子而言,已不符合他們的生活需求。因此屋主找到穆豐空間設計,希望透過這次的裝潢改造,實現他們對於北歐風居家的嚮往,也一併化解穿堂煞問題。
究竟走過35年的陳舊老屋,要如何變身雜誌上的北歐風居家呢?原本被隔間影響採光的28.7坪居家,不但水電管線老舊,還有潮濕的壁癌,格局動線也不夠良好,完全不符合家庭成員——2大1小1貓的需求。設計團隊全面重整後,透過簡潔俐落的手法,將大自然的美好採光引入,映照在帶有水泥紋理的立面上,完美詮釋出北歐風的休閒與放鬆感受。
這間200坪的醫美診所,外表完全讓人看不出來,最初竟是由三間屋齡40年的老街屋改造而成!由於每間房子的屋況並不一致,在合併打通的整合規劃上,不管是重拉水電管線、新增電梯的工程,都遇到相當大的挑戰。而設計團隊除了耐心解決外,更藉由異材質的靈活運用,建構出五星等級的飯店風格,成功傳遞專業又親切的醫療形象!
一家四口入住歷經16年歲月洗禮的老屋,居宅面臨水電管線老舊、採光陰暗等窘況,威風設計工作室先是恢復老屋的健康體質,並更新2間廁所的衛浴設備,運用色彩、建材堆疊活潑清新的空間表情,快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屋主一家入住歷經歲月洗禮的42坪複層老屋,原始空間面臨格局破碎、動線不佳、天花低矮壓迫等窘況,同時更有著水電管線老舊及隔音不佳的窘況,吾他川國際室內設計裝修有限公司先是將格局規劃為齊備的3房2廳2衛,同時將屋高優勢極大化,更善用建材與色彩堆疊開闊俐落的時尚現代宅,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