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許久的開放式客廳,不僅有助於提升採光、空間感,在後疫情時代的當下,透過書房、餐廚空間的整合,也大幅提升彈性機能,為居家形塑無限可能性。奇逸空間設計的郭柏伸設計師,擁有對美感的卓越視野,藉著作為門面的客廳,底定整體風格調性,更滿足使用者的期待與嚮往,快跟著本篇文章一探究竟!
位於新竹的 28 坪中古屋,將老舊管線翻新、拆除不必要的隔間後創造出開闊地公共區域,用溫潤的木質新居迎接喜獲新生兒的夫妻。進門後是開放式餐廚空間,無玄關設計讓空間感大增;特別在餐廳規劃備餐台、增設頂天電器櫃擴充收納,解決了儲物空間不足的問題外,一併優化廚房與餐廳動線。
39 坪新成屋不追求房間數,僅規劃兩房設計盡量放大公共空間,打造舒適寬敞的氣派客廳,以及溫馨現代的餐廚空間;私領域極大化主臥空間,預留多功能房作為舒適休憩的私人角落,讓夫妻擁抱夢想中的現代簡約豪邸。
原始公共區域沒有玄關,引此設計師以櫃和花磚隔出玄關空間,玄關斜開口設計化解風水疑慮;牆面灰鏡隱藏客浴入口,也能作為理容鏡使用。鄰近的餐廚空間規劃成回字動線活化空間坪效,深棕色櫥櫃與防濺板搭配營造簡約舒適的視覺體驗。
位新北蘆洲的38坪空間因位於高樓層,坐擁絕佳的窗景優勢,為滿足男屋主對料理的熱愛,選擇重新劃分各場域配額,並利用開放式設計將餐廚空間擴大,沉浸在料理世界之餘,還可以與親友交流,不論是互動性、實用性都更貼近夢想美宅的藍圖。
中古屋改造計畫中,首先在玄關入內後依照廚房位置規劃餐廚空間,配置活動大桌方便移動、也能當作工作桌使用;並依照屋主需求將備餐櫃植入酒櫃,釋放廚房空間打造機能更多元的餐廳區域。客廳收納採一字型佈局,電視牆大理石與黑玻展示櫃相呼應,不落地設計更顯空間開闊,強烈的透視線銜接立面引導視覺到客廳採光窗。
屋齡超過40年的老屋,因水電管線老舊,導致漏水、壁癌的問題,同時也有收納不足、樑壓床等缺陷,讓原本居住的一家四口決定重新翻修。企盒空間設計的何孟潔、張修泫設計師,將空間由裡到外全面評估,運用俐落的幾何線條,搭配純白、木質與淺灰等中性色彩,完美抹去超齡屋況,並賦予三房兩廳的齊備格局,讓全家住得舒心又自在!
小坪數住宅的生活品質不一定得犧牲!有限的空間中想創造生活儀式感,經常從實用的機能著手。例如餐廚空間擺脫傳統格局,透過整合開放設計拉開使用範圍,並新增中島吧台取代大型餐桌,同時注入輕食吧台、小酒吧、咖啡館等複合式的設計想法予以規劃,一次實現「實用機能」、「美觀設計」、「氛圍情調」三個任務。以下整理了 5 款小宅裡的迷你吧台,帶大家一起開箱各具風格且富有巧思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