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主選擇住宅不只在意機能與區位,更是對生活哲學的實踐!今天帶您走進兩位事業有成企業主的夢想居所:一邊遠離塵囂,擁抱自然山林;一邊立足城市高樓,實現自我品味!透過兩位設計師的設計規劃,完美呈現菁英人士所講究的居住美學!
侘寂,不只是風格,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今天帶大家走進侘寂的世界,欣賞兩款融合網美氛圍與侘寂主題的居家空間,在自然肌理與留白之間,體驗回歸本質的生活美學。
在家的公共場域中,客廳是一個講究舒適、品味與氣度的空間。不僅是家人團聚的核心、也是接待賓客的重要舞台。本次特輯集結三款截然不同卻同樣迷人的客廳設計,從藝術美學到高端軟裝、從空間格局到照明層次,每一款都值得細細品味。
在一個家中,如何獲得舒適的空間感?不外乎來自於合理的格局、流暢的動線,這些硬條件必須包含在內,根絕實際使用問題,才是舒適好宅的關鍵!江亞璇設計師在此案精準微調格局,加上對色彩規劃的敏銳度,達成屋主心目中的理想住宅。
在商業空間中,洞穴風格早已不是陌生語彙,不過,當這樣強烈且個性鮮明的語彙搬進「家」中,如何拿捏尺度,讓空間不失居家的舒適與日常的放鬆?面對城市的紛擾,王惠婷設計師為屋主設想到的是,一個躲進內心世界的家,不同於一般將「洞穴感」侷限在單一牆面或特定場域中,本案以整體住宅為洞穴主體,從格局動線、牆面造型、材質語彙,到光影與色彩層次,處處回應人對於安全感與自由感的渴望。這正是設計師此次作品《穴居》的迷人之處。
當今住宅越來越趨向微型化,偏高公設比讓50坪的權狀面積,實際室內常不到30坪,對於有孩子的家庭而言,空間規劃難度瞬間激增!如何才能同步整合美感與各式機能,讓全家人都能在有限空間中,各自擁有自在生活尺度?本案就是個很棒的例子:陳嘉鴻總監以一貫精工細作與空間比例掌控能力,成功打造出五感體驗超越實際坪數的精緻居所!
什麼是家的形狀?在林佳緯設計師眼中,它並非來自模板或流行趨勢,而是從一場場深入對話中慢慢長出來的。這次,面對一戶位於藝文生活圈的地標建築、從毛胚屋開始的案子,設計師團隊不只設計空間,更打造出一個與藝術共鳴、與生活共舞的靜謐居所。
坐落於台北市核心的高樓層雙拼宅,擁有絕佳四面採光與台北東區全景視野,遠眺信義天際線,環繞黃金生活機能。面對這難得的地理優勢與屋主一家三代、毛小孩共居的需求,陳芷庭設計師攜手專案設計師,從毛胚階段便深度參與,重新梳理動線、劃分公私領域,以「低調奢華、情感共融」為主軸,量身打造出一座真正屬於家人每一位的美好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