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5年的老房子最怕是壁癌、漏水問題,水電管線也需要重新更換,房子雖小,卻是家人安心的所在,必備的老屋翻修過程馬虎不得!受限於坪數大小,設計團隊利用雙面櫃、格柵、臥榻兼收納、磨砂玻璃讓視覺穿透等各種手法,搭配木作、清水模,將這不到20坪的空間區隔出不同的使用空間,豐富空間層次,但絲毫不會顯得侷促,反而展現穩重卻不沉重的療癒風格。從玄關大方的留白,到客廳清水模牆面的清爽涼感,以及餐廚空間的溫馨小確幸,18坪老屋獲得重生,蛻變成現代感十足的無負擔療癒小宅。
你能想像,上班也能是一種享受嗎? 比家還溫馨的辦公環境,讓人掃除工作倦怠感,提升工作效率! 如果小編可以在如此舒適的氛圍下工作,一定天天準時上班,不遲到!
30年屋齡的老房子,25坪的空間大小,雖然原先的屋況已有三房的格局,但因隔間分配比例不佳,不僅每個房間都不大,且只有一間浴室,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屋主夫妻決定將老屋重新改造,找來蟲點子創意設計的鄭明輝設計師改善老屋問題,開始了一連串的老屋改造計劃。
SA工法是以混凝土混合其他添加物製成,除了用於修補清水模的基面不平整、嚴重漏漿、蜂窩、麻面、歪斜等缺失,還可用在室內裝修壁面及天花,不僅可在施作前打樣供顧客確認色澤花紋,且適用於任何底材,厚度亦只有 0.3 mm,不會造成建築結構的負擔,廠商還可依喜好於表面打孔、畫出木紋樣式、製作氣泡、溢漿、溝縫等效果,施作後的效果與灌注清水模極為類似,是喜好此風格但擔心失敗或預算較低時的另一選擇。
所謂的「清水」是指混凝土灌漿澆置完成將模板拆卸後,表面不再作任何粉飾裝修處理(僅塗佈防護劑),而使混凝土表面透過模板本身呈現出質感的工法,也就是說清水模施作完成牆面,表面光滑且分割一致的「細緻質感」;模板若是木紋模,牆面就能刻印出木頭紋路的質感。
創造自然好感住宅~仿清水模建材大集合這篇已經為大家初步介紹仿清水模的好方法,接下來要告訴大家選擇和施作的要點,上下集可都要看清楚,這樣才可以一次把功夫都學完捏~
「清水混凝土」,在台灣常被以「清水模」簡稱之,清水模是包含灌注工法加混凝土材料的統稱。簡單來說,即是沒有裝飾過的水泥牆,專業性解釋,則是混凝土灌漿凝固拆模後,不再加以任何的修飾,完全以混凝土的質感作為建築表現素材。現在不僅有以水泥板建材加以取代,甚至用水泥粉光牆和特殊工法作出呈現上的突破。
這是藝念集私第二次幫這家人裝修房子,過去喜歡時尚奢華感的女主人,這次提出截然不同的idea:清水模。買在新竹的新房子做為家人度假用,一開始請了另一位設計師跟建商做了客戶變更,因此,藝念集私接手時,有許多已經修改過的部分需要重新整合,例如玄關入門區預留水槽形成突兀感,黃千祝運用裝置藝術概念,以十字架鐵件設計出俐落直下的水流,加上局部燈光變化,成為女屋主與姊妹下午茶時最有氣氛的角落。客房推拉門片上的樹木圖案,延伸至天花板的花瓣圖騰燈光,除了帶來意象式的綻放效果,更可作為夜間的動線引導燈使用,藉由天花板花瓣燈的延伸,也破解了狹長走道的侷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