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坪中古屋翻新兩人愛的現代風小窩。整體空間以白、米色調為基底,顏色上搭配多種顏色美耐板、3M特奈軟片、塗料與磁磚,營造漸層的視覺美感,且融入弧形設計語彙,調和溫潤、安全的家屋氛圍;機能上,除了實用的收納櫃體,全室安排除溼與空氣清淨的智能居家配備,創造美感與機能兼備的質感空間。
近年房價仍居高,購買中古屋的需求也隨之上升,中古屋公設比約10%,實坪高因而受歡迎,將中古屋好好整理,換上全新風貌也是不錯的選擇,然而,大家更好奇的是,為什麼中古屋翻新那麼貴?中古屋花的預算,是在格局上,還是花在看不到的基礎工程上?為什麼30坪的裝潢,他家300萬,我家竟然要500萬?針對民眾關心的問題,中古屋裝潢破除迷思,裝修預算怎麼分配?這一篇就由同時擁有建築設計學歷背景,並曾多次取得國外設計獎項的耀昀創意設計蔡昀璋總監,介紹6大中古屋翻新室內設計裝修重點Q&A,讓你少走許多冤枉路!
將14坪中古屋翻新鄉村風空間,成就兩人溫馨的宅居。除了將基礎工程重新翻新、整頓,坪數不大式內空間裡,格局零碎且動線不佳,因此將格局重新打掉,考量屋主在家辦公及泡澡需求後,規劃兩房,且一次擁有廚房、工作室與浴缸空間。
歷經三次合作,與屋主一家熟識多年的林妤如設計師,剖析生活需求,從機能與空間感出發,調整本案捷運共構宅格局,將客廳位置調整並解放封閉的廚房,以開放式手法打造寬敞開闊的日式混搭
工業風設計也能結合健康綠裝修?銘家室內設計 許瓊櫻設計師打破生硬粗獷的工業風印象,以船艙作為設計發想,加入復古造型吧台,並且導入綠裝修施作,保障屋主居住的健康,從視覺美感到身體健康的條件,都實現出屋主心中理想的住宅!
屋齡11年的中古屋,不僅管線老舊,還存在蟲害問題,因此在解決基礎工程與蟲害問題後,選擇將整體格局重塑,許給屋主一家最貼心的客製生活。
地狹人稠的台北住宅,在空間和動線運用上就顯得格外重要!近年來西方開放式設計和活絡的動線成為主流,但日式住宅裡的坪效應用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浴廁所設計,也逐漸走入你我的生活空間。這間座落於台北市精華地帶,屋齡超過五十年的 30 坪老屋翻新計畫中,文儀設計李紹瑄總監將歐美開放式餐廚結合日式豐富的收納機能;把原本單向動線改為公私領域相互流通的複合式動線,以和洋折衷設計將日式侘寂美學融入現代歐式設計,體現日式豪宅空間大器之美。
位處新北市的22.6坪中古屋,原始格局有著動線不佳、格局破碎畸零的窘況,更由於居宅歷經9年歲月洗禮,同時面臨了壁癌問題急需修繕,苡希創意設計 葉佳奇設計師先是重塑中古屋基底,其次考量屋主目前為一人獨住,將原本的3房2廳格局改為2房2廳,讓渡多餘的場域給公領域與閱讀書房,打造開闊舒適的現代單身宅,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