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老屋採光優越、地點也很佳,就算格局和裝潢不符合需求,只是改造成自己喜歡的模樣就好!這間位於新北市的 30 坪中古屋,以木質元素為基調搭配複合式建材;格局改為 3+1 房創造豐富的休憩角落,主臥更運用窗邊空間打造瑜伽平台,讓一家四口在節奏飛快的城市中體驗愜意生活。
要讓忙碌的都市生活慢下腳步,就必須創造一個可以降低轉速的生活空間。位於北市文山區的 21 坪新成屋以溫潤的木質搭佐些許精緻元素,三房兩廳兩衛的設計上機能齊備卻保有舒適的寬鬆感,並在客廳與房間皆配置窗邊臥榻,在住宅裡細分出更多悠閒的休憩小天地,隔絕都市喧囂得以好好喘息。
為了給孩子獨立的成長環境,以及夫妻下班後舒適的休憩空間,屋主購入位於新竹的30坪新成屋,並委託擁有豐富經驗、專門提供新竹區域服務的東風室內設計對新居進行裝潢設計。為了凸顯住宅優越採光,玄關採取開放式設計,讓進門後視覺能落在客廳大面落地窗,感受到寬敞舒適的居家氛圍;玄關利用德國系統櫃打造整體收納,並延伸至餐廳空間,透過一道訂製隔柵屏風提升用餐空間的隱私性,但保有視覺與動線上的開闊與串連。
一家三口入住18坪新成屋,屋主期許能打造開闊明亮的公共空間,凝聚家人與親友間的情誼,並擁有一個夢寐以求的烹飪中島,宸名設計 周士崴、陳晏緹設計師將空間規劃為2房2廳的齊備機能,並將居宅優勢最大化,在坪數有限的小宅內,為居者一家實現悠然恬淡的日式無印宅,快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吧!
35 坪空間設定為男主人的專屬休憩場域,不僅用來與三五好友看球品酒,同時也是男主人擺放個人蒐藏的秘密基地。以私人招待會所的概念,室內採取零死角全開放式設計,以最少的加工、自然的材質,搭配縝密的光源佈局,建構出順暢的迴游動線與隱蔽的生活私密感。
家,不僅是睡覺休息的地方,更是滿足屋主多元生活需求的居所;後防時代,更構築全家人休憩與活動的天堂,共享喜怒哀樂。112坪的透天別墅空間,以渡假小木屋作為設計靈感,透過人文禪風定調,室內鋪敘奶茶色,且搭配大量木紋質地,並以斜面天花呼應木屋意象,創造愜意、溫馨的居所氛圍;為了滿足屋主一家人人健身、瑜珈及兒童閱讀的需求,除了客廳還規劃餐廳、書房與健身房,並藉由玻璃隔間,讓日光盈滿一室,體現明亮、溫暖的宅邸氣息。
提到窗邊空間運用,相信80%以上的住宅都是規劃休憩臥榻,有的下方還附贈收納機能,但許多網友表示,窗邊臥榻其實真的坐在上面的機率很低,反而都拿來堆東西!但窗邊空間不做臥榻,難道就只能閒置嗎?在住宅空間緊縮、極度著重坪效的時代,以下有幾項設計師在使用的裝潢設計手法,可以讓你參考看看。
坐落於北市精華地段的50坪老屋,由於歷經歲月洗禮,原始屋況面臨老舊、採光不佳等窘況急需修繕,藝大利國際設計先是重塑老屋基底,透過重整格局及修繕老舊的水電管線,為屋主一家四口打造更敞亮舒適的未來居所,同時挹注鮮明的色彩,形塑獨具魅力的現代風格,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藝大利國際設計帶來的老屋翻新精彩案例吧!